您的当前位置:
     
礁美村:拥“鲍”向未来,滨海渔村展新颜
来源: | 作者:综合礁美村委会、福建电视台《时代先锋》 | 发布时间: 2024-02-05 | 590 次浏览 | 分享到:


礁美村位于漳州市云霄县东南沿海陈岱镇区域内,在东山湾与诏安湾的交汇处。它倚山面海,风光秀美,气候宜人,拥有3.75公里的海岸线以及得天独厚的礁美海湾,素有山海兼优的“鱼米之乡”之称;东面与东山隔海相望,海区养殖面积近3万亩,具有发展海水贝类养殖独特地理优势,是一个崛起奋进的滨海渔村。


近年来,礁美村党支部以创建全国文明村为抓手,发展鲍鱼种业产业,实行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乡风文明,一幅民富、业强、村美的滨海渔村新画卷正徐徐展开。




振兴产业新引擎

每年的十月是鲍鱼繁殖的时期,这也是礁美村的鲍鱼养殖户一年当中最重视的季节。


立足鲍鱼种业产业发展优势,礁美村党支部实施“双培双带”工程,推动党建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采取“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模式,设立党员养殖示范点,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带动群众增收致富的“新引擎”。


图片


林丹,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局派驻礁美村第一书记,也是一位水产专业技术干部。2021年,当他第一次来到礁美村,看到礁美村盛产海水贝类,觉得来对了地方,自己的专业特长有了用武之地。在走访中,林丹发现,养殖户在进行鲍鱼苗培育时,对种质把控不严,依赖外地种鲍,培育出来的鲍鱼苗质量不高,售价低。


为改变礁美村鲍鱼苗产业粗放式的发展,提高育苗效益,林丹发挥第一书记的领头雁作用,远赴晋江的省级良种场,引进了优良品种——绿盘鲍,开启了礁美村鲍鱼种业高质量发展之路。


图片

礁美村鲍鱼苗、巴非蛤、南美对虾等养殖产业区


如今,村两委还在推进投资2946万元的鲍鱼繁种基地建设,通过引进良种、保种设备等试验示范和新建保种设施,礁美村鲍鱼种业的发展势头越来越好。礁美村80家养殖场年产8亿粒以上鲍鱼苗,育苗量占全国总产量的10%,仅鲍鱼苗、巴非蛤、海瓜子、牡蛎四大贝类产值就超过4亿元。


渔业产业的发展壮大,带动礁美村村民持续增收,出租的鱼虾池、滩涂等集体资源也被盘活,有90%的村民从事渔业产业,总产值达5.4亿元,2022年,礁美村村民年均纯收入达42230元,村集体经营性收入118万元。


图片

巴非蛤上岸销售


图片

巴非蛤分拣销售


生态宜居显新姿

近年来,礁美依托其独特的滨海文化、特色旅游资源和良好生态环境,落实县委、县政府乡村振兴“串点连线成片”沿海示范线部署,以建设“现代滨海渔村”为目标,加快推进滨海景区建设,使礁美“兼山海之胜,融文化之美”,全面展示礁美村丰富多彩的海洋历史文化。


一是项目带动整治。通过项目带动,完成投资149万元的北港三期工程,推进实施和部分完成进村沿线整治、重点完成环龙舟池及滨海路立面整治,夜景提升,提升村庄形象。持续开展人居环境整治,落实县委县政府“八个一”工作机制,深入开展“三清”行动和“清洁攻坚清零”专项行动,拆废拆破拆危拆违53宗,打造小微景观3处,新建2座公厕,全村实现常态化保洁。将门前三包纳入“树德堂”积分制管理,评选省市县美丽庭院31家,增强村民爱护居住环境意识。


图片

端午节龙舟追逐赛


图片

滨海路


二是打造传统村落品牌。礁美村留存着许多世代传承的文物建筑,具有浓厚的文化气息。传统村落是珍贵的农耕文明遗产,礁美村开展传统村落谱系研究,充分挖掘本村特色,适度恢复和还原,围绕古厝、古树,保护古村落,对文物建筑进行挖掘、整理和修缮,坚持修旧如旧,还原闽南古建特色风貌,打造田园风光,留住美好乡愁。


2021年,礁美村对进村到码头的沿海道路进行了白改黑改造提升,修整枯木杂草,清理乱搭乱盖,栽种景观树,融入礁美渔村特色,同时对村庄上百年的古树进行保护,鼓励村民房前屋后种花种菜,丰富村庄绿化内涵。2022年,礁美村对三山国王庙(俗称大庙)广场进行了改造升级,结合现状对广德王庙进行统筹设计,台阶消解高差后,顺接庙前广场,广场结合礁美村渔业特色设计,通过特色贝壳铺装、小品设施等,将“渔家”文化融入其中,建设成为文化小公园。如今,它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吸引着众多作家、摄影爱好者和游人前来观光旅游。


图片

三山国王庙(俗称大庙)


图片

新村一角


生活富裕谱新篇

一是扩大产业,增加收入。通过鼓励和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延长渔业和种植业产业链,对农产品进行深加工,把农业附加值留在农村内部。合理布局生产、加工、包装、品牌,打造完整农村电商产业链。通过扩大鲍鱼苗养殖场吸收村民就业务工增加收入。同时,盘活村集体闲置资产,加大滩涂和渔虾池的综合利用率提高发包价格。


二是夯实基础持续巩固。依托78家鲍鱼育苗场、3万亩海水贝类养殖、近146艘海捕捞船和就近东山水产品加工务工等产业,不断夯实滨海渔业基础,辐射带动90%村民从事渔业产业,总产值达5.4亿元,有效带动村民增收,2021年村民年均纯收入达22500元,村集体经营性收入92万元。34户脱贫户未发生返贫情况,脱贫攻坚成果持续巩固。完善幸福院、村卫生所、小学等公共服务设施,投资20万元建设长者食堂,探索关怀老年人用餐难问题,提升公共服务水平,让村民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


三是发扬传统,党建引领。在1953年7月东山保卫战中,礁美村民兵及广大群众自发组织支援战斗,各家各户拆床板、卸门板帮助解放军搭建用于渡海的船舶,为解放军运送粮食、淡水等物资,组建担架队在火线抢运伤员,做好后勤保障工作,为东山保卫战的胜利作出了贡献。东山保卫战后,军民共建成为礁美驻军部队与村民的优良传统。为了见证军民鱼水情,发扬优良传统,赓续传承,礁美村在村口建设了一处以党建引领,融合红色教育、法治教育文化、军民鱼水情、陶冶情操为一体的党建主题公园,并称之为军民共建文化公园。


图片

军民共建文化公园



近年来,礁美村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大力发展滨海渔业、补齐民生短板、建设平安家园,着力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承久远人文,依天地物藏,富裕、绿色、宜居、平安、幸福“五新礁美”日渐展颜。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