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红宣纸, “金剪子”,剪出靴岭尾村的锦绣前程
来源: | 作者:综合靴岭尾村委会、柘荣县委宣传部 | 发布时间: 2024-03-07 | 635 次浏览 | 分享到:

初春时节,走进柘荣县城郊乡靴岭尾村,村口一幅十余米的剪纸作品长卷《血汗铸辉煌》格外气势恢宏。放眼靴岭尾,处处充满浓厚的剪纸文化韵味。


图片


靴岭尾村位于柘荣县西北部,距城区五公里。曾经的靴岭尾是典型的传统农业山村,虽然紧邻104国道,但基础设施较差,产业基础薄弱,农民收入水平偏低,劳动力外流现象严重,村庄面貌经年累月一成不变。2018年以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逐步推进,在县乡党委政府的重视支持下,靴岭尾村立足县情乡情村情,经过反复探索,决定挖掘本村四百多年的剪纸传统文化底蕴,大胆提出了发展剪纸产业的想法,通过深挖融入群众日常生活的剪纸习俗,借力柘荣非遗剪纸文化优势,逐步发展剪纸产业,并提出“文创田园”这一发展定位,探索“研学+旅游”的发展模式,带动其他文创、旅游业发展,形成了以剪纸为龙头的产业振兴新路径。


红彤彤的“剪纸”既扮靓了村庄,浓厚了乡村文化气息,也激活了传统村落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


经济红“盘活”希望之路

在打造剪纸产业过程中,村党支部突出抓培育、建基地、重研学、办实体四个环节。


先是培育剪纸能手。村党支部向全体党员阐述了发展思路,赢得了党员认可,由党员干部带头,号召群众重拾剪纸技艺,举办剪纸培训班。为了方便群众集中开展剪纸活动,村委修整了一座闲置的老宅作为剪纸小院,邀请柘荣剪纸非遗传承人孔春霞到剪纸小院开班授课,尽心传授剪纸技艺,让剪纸产业在这个小小的院子里开始孵化。并组织优秀草根剪纸艺人袁作干、章小云等赴福州学习培训,从而培育了一批剪纸文化在村内传承的内生力量。


图片

靴岭尾村剪纸培训


为了进一步扩大剪纸培训传习范围,村里建立了剪纸基地。首先,建立剪纸文创馆,作为非遗技能传习中心,进行剪纸培训研学;其次,建立柘荣剪纸传习馆,介绍中国剪纸历史源流、风格、技艺,展示柘荣剪纸大师的作品,使大家系统了解剪纸,接受民间艺术熏陶;其三,建立剪纸体验馆,让游客亲身体验剪纸技艺,销售剪纸工艺品;其四,建立数十座剪纸风格特色小院,变“家园”为景区,打造“柘荣剪纸”的活地标。


图片

靴岭尾特色一条街


在剪纸产业的带动下,文旅、农旅产业深度融合、研学产业发展势头良好。2019年,借县委组织部开展“导师帮带”工作机制,时任柘荣县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袁宗昂同志作为帮带导师,帮助靴岭尾村谋划确定了“文创田园”的发展定位,引进了孔春霞、郑平芳、金素清等多位优秀剪纸传承人作为技艺导师,与她们签订合作协议,每周开展剪纸艺术、电商直播等公益培训。每到培训日,剪纸文创馆总是人头攒动,坐满了村子里的老老少少和柘荣城关及周边的学生及家长,既传承了剪纸技艺,又营造了良好的文化氛围。


图片

靴岭尾村亲子研学


随着剪纸研学活动的开展,村党支部考虑到,如果没有经济实体作为依托,剪纸作品就无法变现为商品,也无法带动文旅产业发展。于是,村党支部用乡情召唤乡贤,主动联络在外乡贤能人回乡,通过支部领办、乡贤投资、村民入股的方式创办了小红鞋文创有限公司、岩峰文旅发展有限公司、益丰源农业专业合作社等多家经济实体,推动剪纸的产业化和剪纸研学亲子游乐项目发展。


图片

靴岭尾村K瓦立方游乐园


经过几年的努力,以剪纸产业为主导的文创、旅游产业形成规模,不仅带来了人气财气,更激发了村民发展经济的积极性,使靴岭尾村的经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文艺红“剪活”传统村落

一条条村道干净整洁,一座座院落焕然一新,一副副面孔喜笑颜开,一张张剪纸点缀家园,“白墙灰瓦”中开出“剪纸大红花”,不少来自周边县城的游客慕名前来参观游玩,打卡拍照……徜徉靴岭尾村,浓郁的文化气息和美丽的田园风光让人流连忘返。


图片

游客络绎不绝


在打造剪纸特色村取得初步成效后,靴岭尾村被县委、县政府确定为2019年度乡村振兴试点村。为了突显靴岭尾剪纸特色村的风貌个性特征,营造一个优美舒适的环境,靴岭尾村凭借乡村振兴的政策优势,以艺术化手段,大力改善基础设施配套建设,设计一个富有剪纸文化韵味的村庄改造建设方案,提升剪纸村特色品位。


推进人居环境整治。把剪纸元素融入村容村貌,改造房屋立面,统一上色,显得清新亮丽;剪纸画上墙,展示了特色村的风貌;安装污水管网,改厕、修建公厕,建花圃,建近千米长的健身漫步道,使整个村庄告别“脏乱差”,走进村里,放眼远眺,一幢幢民房清新整洁、色彩靓丽。


建设文创田园。文创田园占地3000平方米,包括乡村振兴展示馆、剪纸名师工作室、剪纸展示馆、油画馆、亲子草坪、GS野战基地、农耕体验园等,成为特色村庄的一大亮点。


图片

靴岭尾村文创田园


建设乡村旅游配套设施。完善乡村游配套设施建设,建500米长进村公路;安装剪纸风格太阳能路灯数十盏,美观大气,好像在张开双臂迎接四方的客人;建停车场1500平方米、游客驿站店面11间,优化剪纸研学旅游环境。开展对外承接研学夏令营、短途游等团队,使文旅产业日趋成熟。


配制外墙剪纸装饰图案。邀请柘荣剪纸传承人和本村剪纸能手设计精美的剪纸图案构件,装饰村庄主要建筑和民居。镶嵌镂空剪纸图案和剪纸壁画装饰的座座民居展示着不同剪纸风格和故事,尽显剪纸文化村的特色,将剪纸元素展现得淋漓尽致、美不胜收。


图片

靴岭尾最美庭院


剪纸文化相随 田园文明相伴

乡村产业发展取得初步成效后,村党支部着手精神文明建设。2018年起开展“五好五星”评选活动,通过日常收集、年底交叉评比、年终村民代表大会表彰的模式,每年评选25名“带富之星、诚信之星、孝德之星、友爱之星、清洁之星”,以典型引路、用先进示范,在村民之中形成比学赶超的氛围,进一步激发村民的荣誉感和内生动力。同时,成立了党员志愿服务队、巾帼志愿服务队、小剪刀志愿服务队等十几个自治组织,制定以党员公约、村规民约、家风家训为核心的“两约一训”,引导村民们参与人居环境整治,房前屋后、村边街道,处处能见村民干劲十足清扫杂物的身影,逐渐推动形成了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让“家园建设没有旁观者,人人都是参与者”的主人翁意识在靴岭尾蔚然成风。


图片

靴岭尾村“剪纸田园、歌漫七夕”街头艺术展演活动


靴岭尾村在传承与创新中将生产、生活融入剪纸,赋予剪纸艺术更具生命力的表达,绘就了乡村振兴的斑斓画卷。一把“金剪刀”,一张红宣纸,“剪”出了穷山村的希望,“剪”出了文化致富的发展道路。


图片

靴岭尾村新村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