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关键在于产业振兴。如何发展乡村产业项目,促进村集体和群众“双增收”,是当时省委政法委派驻芹溪村第一书记陈建福和其他村干部苦苦思索的核心问题。
芹溪村山清水秀,风景秀丽,芹溪村清澈甘甜的山泉水,是大自然的馈赠。坚持绿色开发芹溪村这座名副其实的金山银山成为全村上下的共识。如何让青山变金山?到村不久陈建福便有了心中的答案。早在2013年,就有客商在村里投资建设了山泉水厂,注册了“森洁山泉”品牌,但因经营理念和资金状况,陷入停产状态。为了让村内唯一的企业焕发生机,村干部多次调研,反复论证,和企业股东逐一交流意见,全面详细分析机会和风险、优势和劣势,找到了如何拓宽销售市场这个核心问题。说干就干,陈建福带着森洁山泉水产品和相关检测报告,逐一拜访了省市挂钩帮扶单位、国有企业以及不少上市公司,并拿回了不少订单。有了固定的销售市场,企业股东们不仅消除了顾虑,更被陈建福为代表的芹溪村党员干部的精神所感动,森洁山泉不仅在2021年11月实现重新投产,而且更新了设备,升级了技术,扩大了产能。2022年5月森洁山泉水产品还成为周宁县公共品牌“周宁有鲤”唯一的饮用水产品。
资源闲置是最大的浪费,但让资源产生效益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芹溪村集体的资产不多,主要有一座村委楼、一块设施农用地、一片集体的山地。经过前后两任驻村书记和村“两委”的探索和努力,切实让资源变资产:一是招商引资,盘活林地资源。通过招商合作,芹溪村引进了金线莲种植企业,吸引投资200多万元,林下种植金线莲面积50亩,除土地租金外,村集体每年还能收到上万元固定分红。二是对接项目,盘活土地资源。修建宁武高速公路的一个堆料场是村里闲置的土地资源,项目结束后归了村集体所有。芹溪村党支部积极对接高山冷凉花卉项目,和县国投公司共同投资300万元建设了智能花卉大棚,每年获得租金收入17万元。三是示范带动,盘活村委楼闲置部分。芹溪村村委楼由原芹溪小学教学楼改建而来,除日常办公职能外,还有两层楼,将近1500㎡的面积闲置。为了发展乡村旅游,村集体将闲置部分进行装修提升,分别改造为农家乐和民宿,并采取村民竞标承包的方式对外经营。每年增加村集体收入约5万元。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为了做大特色产业,2021年,陈建福带头落实周宁县开展的联村党建促乡村振兴示范线创建行动,以芹溪村为中点,联合地缘相邻、人文同根、产业互补的际头村、楼坪村,成立了际头芹溪楼坪联村党委,并被推选为首任联村党委书记,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抱团发展。在产业发展上,联村党委发挥牵头抓总、领航定向作用,领办乡村振兴产业项目,引导村民以土地、资金等形式入股,共创产业、共同富裕。牵头流转三个村抛荒撂荒地1500多亩,大力发展蜜薯1200多亩,村财年总增收15万元;加快黑兔养殖规模,打通销售渠道,投资300万元建设标准化兔舍3000平方米、产业展示馆200平方米,预计促进联建村财增收100万元。(数据截至202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