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井镇人杰地灵、钟灵毓秀,这里有“成功故里、闽南渔村、著名侨乡、高甲源头、革命老区”等响当当的名头;这里有“成功文化、高甲文化、华侨文化、战地文化”为乡村故事“锦上添花”;这里是朱松、朱熹“二朱过化”之地,故有“理学渊源开石井”的赞誉。
石井镇村村有故事、村村有底蕴。在桥头村,这里是典型的“渔耕原乡”,拥有海鲜干货、沙滩、滩涂等资源禀赋,并精心策划了滨海文旅项目,打出了“桥头许村长”品牌IP,计划打造桥头村标志性建筑“观景探险塔”以及水上乐园、小吃街、网红商店、无动力乐园等旅游项目。
在奎霞村,全村华侨是现有人口的5倍,是著名的“华侨原乡”、中国传统村落,拥有省级文保单位奎霞古建筑,特色侨乡民宿、丰富多彩的文创集市、音乐节、美食节等自成一景、独具魅力。
在岑兜村,“十家九戏”的高甲文化闻名遐迩,浓缩10个点位展现了300多年的高甲戏户外博物馆吸睛无数,不仅是高甲戏剧传承的侧写,更是中国戏曲文化传承和大众化倾向的有力验证。2023年中秋国庆佳节,闽南高甲戏嘉年华盛大举办,据不完全统计,共接待游客1万余人,照片直播观看近37万人次。
在菊江村,有一段可歌可泣的红色革命历史;在院下村,走出了登上春节联欢晚会的曲艺家;在石井社区,一场“成功原味”小吃文化音乐节掀起热潮……石井的乡村故事越来越有味道,集体和个人也在处处“见景”的乡村画卷中,得到一展才华的平台。
谋划乡村振兴战略是一部前所未有的恢宏篇章。近年来,石井镇坚持以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为统领,持续深化整镇推进乡村振兴工作,着力从“塑魂定型、品牌打造、规划提升、点线重塑”等方面入手,通过找定位、找目标、找项目、找市场,瞄准石井独特的区位、产业、人文优势,围绕“独家”大做文章,塑造“郑成功故里、华侨祖籍地、创‘芯’产业腾飞地、闽南人乡愁记忆”等目标导向,精心打造“成功文化研学、城市休闲氧心、拥海生活体验”等3条乡村振兴动线,涌现出一个个亮点纷呈的特色村,2022年实现26个村(居)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均达到20万元以上,其中,超100万元的有10个,超1000万元的有1个。
成功故里风华正茂 石井点燃“造城热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