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在乡村振兴路上:一次学习,一次新出发——福建省乡村振兴促进会组织“百村千品”部分村书记、村企负责人参加全国性研讨班及交流会
来源: | 作者:福建省乡村振兴促进会 推介部 | 发布时间: 2025-04-26 | 22 次浏览 | 分享到:

高级研讨班开班现场

4月18日至20日,由中国乡村发展协会主办的全国城乡融合发展高级研讨班暨首届强村强镇片区发展交流会在浙江省东阳市花园村举行。来自业界相关领导、权威专家学者以及全国各地强县、强镇、强村代表等齐聚一堂,通过主旨演讲、典型发言、现场交流、实地观摩等环节,共享花园村城乡融合发展实现共同富裕成果,共商加快城乡融合发展新路径,共推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福建省乡村振兴促进会组织“百村千品”部分村书记、村企负责人参加了这次全国性研讨班及交流会。在高级研讨班上,参会人员聆听了浙江省政协原副主席、中国乡村发展协会副会长孙景淼的《从杭州“六小龙”横空出世看创业创新之道》、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魏后凯的《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创新》、花园联合党委副书记金光强的《农村共富看花园》等主旨演讲,特别是聆听了农业农村部原党组书记、部长,中国乡村发展协会会长韩长赋的《关于城乡融合发展的认识和思考》主题宣讲。在交流会上,参会人员分享了15位强县、强镇、强村代表所做的创新发展典型发言;作为福建省乡村振兴促进会推荐的发言代表,福建省物价局原副局长、漳州市平和县国强乡新建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赖文达也在交流会上作了精彩的发言,受到了在场参会人员的好评。参会人员还实地参观考察了花园村发展新貌,亲身感受花园村以城乡融合发展促进共同富裕的实践成效。

福建省乡村振兴促进会副会长李榕光(右五)领队与参会的村支书、村企经理合影

这次高级研讨班及交流会拓宽了这些村支书、村企经理振兴、发展乡村的视野,打开了他们振兴、发展乡村的新思路。他们表示这次参会学习是收获满满!从政策解读到案例剖析,从产业融合到治理创新,乡村振兴的蓝图在脑海中愈发清晰。现在摘要5位村支书、村企经理参会后学习感言:

林乐坚(福建省公安厅网安总队原总队长,三明市大田县吴山镇数字阳春联合党委书记、阳春村党支部书记):

会议以“城乡融合、合作共赢”为主线,政府、乡村、企业多方共商发展,让我看到乡村振兴不是单一主体的努力,而是需要各方拧成一股绳。典型案例中,企业以产业赋能乡村,发展智慧农业,实现生态共赢,这些实践让我明白,乡村振兴不仅是国家战略,更是企业与乡村共同成长的机遇。于我而言,回乡建设是情怀,更是责任。“商业向善”理念提醒我,企业发展要与乡村发展同频共振。未来,我将借鉴会议经验,以产业为抓手,挖掘家乡特色资源,探索适合的产业模式;引入智慧农业技术,提升农业生产效率;注重生态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我相信,带着责任与智慧深入乡村,必能在乡村振兴的新蓝海中实现自身价值,也让家乡在城乡融合中焕发新活力,走出一条企业与乡村合作共赢、共同富裕的新路径。

李宗绵(宁德市福鼎市叠石乡竹阳村党支部书记):

“强村”要强产业、强组织、强民心,“强镇”要聚资源、谋特色、促联动。带着新思路回村,脚踏实地,干出实效。 走出去学,带回来用!三天的研讨班,使我头脑风暴,深刻体会到:乡村振兴没有标准答案,但一定要“因地制宜”的智慧,盘活现有资源,立足本村特色,梳理自己思路,规划发展前景。通过培训感谢兄弟乡镇的实干经验分享致敬!未来,把“想法”变“办法”,让“愿景”成“实景”!与优秀同行,向未来奋进!加油!

黄加耀(莆田市仙游县梅洋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

花园村是浙江省乡村振兴的标杆村,通过参观,直观感受到其“村企共建、产城融合”的独特模式,村庄规划整齐、产业兴旺、生态宜居,完全颠覆了对传统农村的认知。通过讲解介绍,我了解到花园村的突出亮点是以花园集团为龙头,形成生物医药、新材料、红木家具等产业集群,实现“以工促农、以商兴村”。同时同步发展生态和文化,注重家风家训传承,打造红色党建文化、民俗文化展示馆等,精神生活丰富。“强村”要强产业、强组织、强民心,“强镇”要聚资源、谋特色、促联动。三天的研讨班学习使我深刻体会到: 乡村振兴需强化基层党组织战斗力,发挥党员先锋作用;乡村发展不能牺牲环境,需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将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同步推进。

陈杭(莆田市仙游县度尾仙溪果业专业合作社经理):

此次会议以“城乡融合、合作共赢”为主线,汇聚了政府、乡村、企业等多方主体,通过典型案例分享、资源对接研讨和实地考察,为企业在乡村振兴中找准定位、深化合作提供了重要启发。此次交流会让我深刻认识到,乡村振兴不仅是国家战略,更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新蓝海。未来,作为一家致力于农业产业化和乡村可持续发展的企业,我们将坚持“商业向善”理念,学习以产业赋能、智慧农业、生态共赢为核心,探索企业与乡村共同成长的新路径,为实现共同富裕贡献企业力量。

孙智伟(宁德市蕉城区赤溪勤格聚兴茶叶专业合作社经理):

通过这次学习,我深刻体会到城乡融合是未来农村发展的必然趋势,给我们茶叶企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通过推动城乡资源要素双向流动,有助于茶企优化原料采购、拓展市场空间并促进产业升级。一方面,资本、技术向农村流动,茶企可借助补贴或技术支持,改进加工工艺,提升茶叶品质;另一方面,通过完善农村物流与电商基础设施,助力茶企打通城乡消费市场,降低流通成本。目前我们企业正在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深化与产茶乡村的合作,既稳定原料供应,又带动农户增收,实现城乡产业联动。总体而言,城乡融合发展为茶产业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平台,我们将继续主动融入政策导向,挖掘城乡协同潜力。

供稿:福建省乡村振兴促进会推介部

图片:福建省乡村振兴促进会推介部

审核:申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