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龙村鸟瞰图
五龙村位于上杭县古田镇东北侧,介于古田会议会址所在的社下山与彩眉岭之间,面积18.67平方公里,依山傍水、地势开阔、森林茂密,五龙溪从村中贯穿而过。
近年来,五龙村以“古田会议”精神为引领,结合“红”“绿”资源,探索“四办”联建机制,成功打造了“福村五龙”特色品牌,构建了“红色文化+N”产业体系,走出了从贫困到振兴的华丽转变。2024年,五龙村的农民人均纯收入比2018年增长46.3%,成为革命老区乡村振兴的典范。
五龙村先后荣获“全国生态旅游乡村”“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等荣誉称号。2023年,五龙村被列为省乡村振兴促进会、基金会“百村千品”挂钩村。
工作机制创新
清产核资盘活资源 党建引领“四办联动”
近年来,五龙村党建引领产业扶持基金和社会资本下乡,成功盘活了村集体经济,开创了组织振兴带动乡村振兴的新路径。
五龙村又称“福”村,随处可见的福文化元素,成为远近闻名的“网红村”,一到假期,游客接踵而至,盘活了村集体经济。

2021年,五龙村成立清产核资专项工作小组,明确职责,将清产核资工作纳入村主干年终绩效考评,明确时间节点、目标任务,确保清产核资工作积极稳妥、有序开展。
据了解,五龙村累计清查资产725.2万元,农用地面积28312.8亩、耕地1772.55亩。通过清产核资,五龙村以村集体的名义统一了资源和项目,利用供电公司驻村书记优势,发动群众积极参与支持“福”村建设,实施村企联建,通过“输血与造血”模式,采取优势链接、项目互推、长期合作的方式,打造新时代福村五龙。
五龙村党支部创新工作机制,党建引领“四办联动”模式,充分发挥产业扶持基金的积极作用,引入社会资本“活水”,筑巢引凤实施村企联建,通过组织搭台、企业唱戏,带动红色乡村振兴发展。
在组织结构上,五龙村首创“党委筹办、支部领办、企业操办、村民同办”机制,镇党委统筹500万元产业基金,镇属企业负责基础设施建设(如道路、水电),专业运营公司(如福建福村文化公司)主导项目运营,村集体合作社持股分红,带动联建村流转400亩耕地开发古田欢乐谷项目,年增集体收入20万元。

五龙村带动开发欢乐谷项目
五龙村通过创新工作载体,党建融入引领发展。该村开展“党建+”工作,结合村情实际和电力行业“让电传递爱”载体,创新“1+2+N”网格便民服务模式(驻村第一书记监督+双长融合发力+党员支撑保障),不断丰富党建活动载体。同时,五龙村建成龙岩首个“电力爱心超市”,村民通过参与环境整治、法治宣传兑换积分,累计调动3000余人次参与自治。

五龙村电力爱心超市
“红绿”文旅融合
做强做活村企联建 打造福村乡村品牌
作为毗邻古田会议会址的一个村,五龙村以红色文化为魂、以青山绿草为根、以小桥流水为韵、以乡土人家为本,因地制宜发展红色旅游业,让村民增收致富。

2021年以来,五龙村通过引进福建福村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着力开发富有古田特色的“福”文化,打造“福村五龙”文化文创IP品牌,助力乡村振兴发展。
为更好地打造“福村五龙”文化文创IP品牌,五龙村通过引进福建福村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推出五个“福”主题,开发福酒、福锅、福果等乡村文创特色产品,红色、绿色、知青文化及黄酒文化、客家村落等特色资源,建成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广场,让游客在参观过程中,领略福文化和客家生活风情。

五龙村民俗文化广场舞龙表演 蓝善祥摄
为更好地打造“福村五龙”文化文创IP品牌,五龙村通过引进福建福村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推出五个“福”主题,开发福酒、福锅、福果等乡村文创特色产品,红色、绿色、知青文化及黄酒文化、客家村落等特色资源,建成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广场,让游客在参观过程中,领略福文化和客家生活风情。
如今,利用房屋、空地、田地改造,通过种植特色农产品和经营农家乐,以“村集体+村民+项目”联营的初心邮局、福见小院、福村酒馆、福村茶楼等,村民们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增收。

福村集市

此外, 依托古田会议会址红色资源,五龙村还建成红军客栈等景点,发展19家农家乐,提供农事体验、客家美食(如艾叶粄)、米酒品鉴等服务,吸引游客参与。
如今,这个红土地上的村庄正以"产业兴、生态美、百姓富"的生动实践,书写着新时代的"山乡巨变"。五龙村“两委”将充分发挥红色资源和丰富的生态资源优势,带领乡亲们优化产业结构,美化村庄环境,大力发展旅游,实现村民在家门口就业,加快致富步伐,把五龙村建成了“幸福村庄”。
来源:人民网 东南网 闽西日报
合稿:文 剑
编审:李 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