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进仙游县大济镇乌石村,四周美景尽收眼底:宽敞整洁的村道旁,一排排三四层高的民房错落有致地掩映在绿树红花中;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绕村缓缓流淌。溪岸的栏杆装饰得古色古香,展现出“小桥流水人家”的江南特色;村子四周花果飘香;如琥珀般点缀山间的乌石水库,游船和竹筏惬意地徜徉其间;八方游客一串串的欢声笑语飘荡在山村间......
乌石村位于仙游县大济镇西北部,距县城约8公里,经过多年的建设,成功跻身莆田市第二批“幸福家园”建设试点村,确立了“建设幸福家园,打造乡村旅游”为目标的振兴乡村战略。

近年来,该村以党建为引领,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广泛发动村民、乡贤出钱出力,凝聚内外合力建设美丽家园。村“两委”秉承“形态田园化、生活城市化、福利均等化”的理念,规划实施了村庄整治、新型社区建设、立面改造等13个斥资3500余万元的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大力推进新时代全域美丽乡村建设。在全体干部的带领下,村里以环境整治和土地整理为突破口,把废弃的房屋推掉,将之变耕地良田,并改造一批危房旧房,建设新社区,让农民搬进新房子,同时实施道路通、污水通、电讯通的“三通”和绿色乡村、绿色屏障、绿色河岸、绿色通道的“四绿”及卫生服务站、文化站、社区超市、村道路灯、社区服务中心等“十配套”工程。此外,还依托乌石宫、新龙潮宫建起全市首家“幸福驿站”,为全村60岁以上的400多个留守老人提供一个聚会交流、锻炼身体、文化娱乐的场所,并办起爱心食堂,为老人提供免费午餐。为促进乡村治理,村里还出台涉及社会治安、公共卫生、村风民俗、邻里关系、婚姻家庭等5个方面的村规民约,既有约束的条款,也有奖励办法,形成村民追求乡风文明的好习惯,形成了家家安居,户户乐业的发展态势。

“在上级各部门和外出乡贤的鼎力支持及当地群众的积极参与下,乌石村的村容村貌得到了翻天覆地的改善。但我们最关键的是要立足村情发展特色乡村经济,着力打造集运动休闲、乡村旅游、生态农业发展于一体的美丽乡村!”村支书郑朝林介绍说,“逐梦美好生活,关键要全民发动,主客共享。”
作为省级生态村,乌石村生态旅游资源丰富:拥有建于上世纪60年代、库容量达45万立方米的乌石水库及岩顶山塘、双桂岩景区、千亩茶园、千亩文旦柚果园等绿色田园资源,风光迷人,非常适合发展乡村旅游经济。因而,村里审世度时地大力挖掘旅游特色资源,以乌石水库为核心精心规划,打造一个集旅游观光、休闲娱乐、水果采摘等为一体的乡村休闲度假区。

据介绍,该村累计完成投资300余万元,对乌石水库堤坝、溢洪道进行除险加固,并因地制宜地打造一条滨水景观带。还开展沿路、沿渠、沿线连片环境整治,进一步加强畜禽养殖常态化管理,推进村庄园林化、庭院花园化、道路林荫化,推动村域经济、生态、环境、社会协调发展,极大地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文化是乡村游产业的灵魂,乌石村精心打造乡村振兴文化舞台,建设桥下党建文化广场和法治文化广场,设立“两榜一碑一簿”,即寿星榜和人才榜、功德碑、功德簿,宣传尊老爱幼、邻里互助的好人好事,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村民共同打造平安乌石、幸福乌石,促进社会文明和谐。在村“两委”的努力下,“美丽经济”迅速崛起,村民们积极投身旅游开发,筹集上百万元注册成立乌石乡村旅游发展中心,购置游船、竹筏、水上气球等多种水上游乐设施,建设索道。同时,还投资100多万元开通了环山旅游路线,将村内的四季采摘园、温泉游泳池等景点串联成线,并发动群众投资建起了农家乐,满足游客需求,不仅激发了乡村振兴活力,更带动村民在家门口致富。

如今,该村声名日隆的生态休闲度假区已成为全县乡村近郊游的“幸福乐园”。当你走进乌石村,可以散步、游泳,也可以采摘鲜果,品尝乡土风味。尤其那碧水涟涟的乌石水库,一条近200米的体验式步行木栈道铺展开来,游客在此悠闲徒步,一路山光水色一览无余,其乐无穷。此外,乌石水库中段和水源处还建成100米长的“钢丝绳”和75米长的“铁索桥”,人们在享受山水美景的同时,还可以体验惊险刺激.....
乌石村日益完善的旅游设施,每日都吸引来一拨又一拨的亲子团队前来,体验别样的旅途风情。

作者:陈国孟(仙游县委报道组)
编辑:朗月 彬彬
审核:游之 沐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