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渚村位于南平市武夷山市兴田镇,东邻柳永故里上梅乡,西邻闽越古汉城城村村,北邻度假区公馆村,南邻南树村,辖区地域面积26.6平方公里,行政村距兴田镇政府15公里,高铁南平站18公里,武夷山市区48公里。2021年村集体经济收入54.72万余元,是省级乡村振兴试点村、圆梦村。

大渚村位于南平市武夷山市兴田镇,东邻柳永故里上梅乡,西邻闽越古汉城城村村,北邻度假区公馆村,南邻南树村,辖区地域面积26.6平方公里,行政村距兴田镇政府15公里,高铁南平站18公里,武夷山市区48公里。2021年村集体经济收入54.72万余元,是省级乡村振兴试点村、圆梦村。
大渚村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二十字总要求,科学统筹布局,走产业富民强村之路,实现村财增收、村民致富,打造生态宜居新环境,让村民生活更美好。

产业兴经济旺,赋能绿色循环新经济。实施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是重点,发展产业是出路。大渚村坚持完善“党支部+合作社+企业+农户”的模式,让村民人均收入大幅增加,实现了“钱袋子”鼓起来,生活富裕起来。
大渚村向省农科院取经,定期组织村干部、在村党员、种植大户外出学习、听取农科院专家的意见建议,发展培育特色作物。2022年,大渚村引进台湾丝瓜品种“阿俊”丝瓜,种植面积50亩,当年收益达70万元;种植仿野生种植紫灵芝10亩,灵芝干品8.2公斤,市场售价600元每公斤,当年收益4.8万元。台湾金霸黄金百香果、红藜麦菜、阿俊丝瓜等特色种养新兴产业在大渚村纷纷落地扎根,助推产业朝着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方向转变。同时,大渚村还通过电商平台,探索线上销售,拓宽销售渠道,进一步促进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大渚村以“党支部+合作社+企业+农户”的发展思路,带动90余户农户创收,每户每年增收3万余元。

树乡风讲文明,开创乡村文明新局面。村子富起来了,村民的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了,精神文明建设也不能落下。大渚村坚持乡风文明建设,组织了丰富多彩、健康和谐的文化活动内容。
在省圆梦村干事会的牵头下,大渚村邀请各级各类的专家和讲师为村民宣讲有关乡村生态振兴、文明礼仪、家庭教育、健康养生、瓜果种植技术等新型实用课程共50余场,通过一系列的培训、讲课提升了村民综合素质及种养殖技术能力。深入宣传解读乡村振兴战略、开展现代农业技能培训学习。鼓励外出务工人员不忘根本、踊跃回村创业,通过参与大渚圆梦村项目建设,为乡村振兴注入活力、贡献力量。
关心关爱老年人,积极开展创建“老年人健身康乐家园”活动,完善健身基础设施,丰富老年人活动项目,营造出一种积极向上的氛围,培养老年人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促进身心健康,增强身体素质。有效发挥乡贤理事会、巾帼志愿队、青年突击队等多支群团组织作用,在关心关爱老年人、残疾人等弱势群众,在人居环境整治中,在抗击新冠肺炎阻击战中,在维护村庄稳定和谐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宜家宜居,焕新绿色生态乡村新面貌。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乡村振兴中的人居环境改造要因地制宜,因村制宜,以当地乡土风貌为本,大渚村针对不同的村庄和道路环境条件,采取相应的绿化措施,实现了“青山绕村”,描绘出乡村田园风格的美丽画卷。围绕生态茶园,统筹做好“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文章,引领全市茶农茶企全面推行绿色种植,积极打造生态茶园示范。这些茶园不仅经济收益喜人,而且还拥有丰富多样的文化旅游资源,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观光游玩。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村民们开始关注自己村的建设。好村庄不仅要有美丽的房屋和道路,还要有良好的卫生环境和和谐的邻里关系。为了实现这些目标,大渚村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目标,持续开展“美丽庭院”创建、和人家环境品质提升活动。党支部关心乡亲们的生活品质,做出了许多好事,像是道路的硬化维修,巷道的围墙维修、粉刷以及装饰壁画,还有基础设施的完善增补等;此外还积极引导培育村民生态文明意识,让大家以家庭为阵地,以庭院为载体,以小家美带动大家美,把村里的文化活动搞得有声有色。实现庭院美化、家居整洁、环境舒适、生活和谐的目标。

2020年大渚村通过对房屋进行立面改造,对村部及行政村周围为提升范围进行外观改造,风格以白墙黑瓦为主基调,配合砖红色线条和防腐木屋檐,打造传统田园山水风光,使大渚圆梦村的“面子”美起来。同时,大渚村利用独立源头水系,打造水利文化特色村,以“研学教育、康养旅游、绿色生态”为功能定位,形成生态水利与研学相结合的协同发展的融合体。
大渚村构建乡村产业体系,根据当地的资源禀赋,开发具有竞争力的特色产品,发展具有区域特色的主导产业。通过培育重点农业品牌、增强科技创新、强化城乡融合,补齐农业发展短板,通过产业发展和带动,为乡村振兴注入源头活水和强劲动力。通过不断提升,使村庄呈现出青山环绕、花香四溢、勃勃生机的美好画面,让群众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