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宁德市古田县黄田镇金翼村位于古田西部、闽江中游东北岸,系我国著名的人类学家、民族学家、社会学家林耀华故居所在地,也是社会学巨著《金翼》中黄村的原型地。金翼村村落面积约10.33平方公里,全村482户1661人,村内以蔬菜、水果种植等特色传统农业为主导产业。
近年来,金翼村以林耀华的学术思想为底蕴,积极探索新农村建设模式。最终依托自身农业、文化优势,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实践中探索出独有的发展模式,以“农文旅创新融合助推乡村振兴”为主线,通过生态改造、产业培育、文化发掘等路径,打造金翼民俗文化研学旅游新业态,实现产业调整换代,带动村民、村集体“双增收”。

“把种子埋进土里,将知识传给后人”是《金翼》一书中主人公黄东林对孙辈的告诫,这句话不仅是学界泰斗林耀华一生奉行的格言,更是基于农业、商业、教育、传统乡土文化的角度,指导了金翼美丽乡村建设的实践方向。近年来,金翼村党支部以党建为统领,深入挖掘文化内涵,全面拓展农业旅游功能,以发展金翼民俗文化研学旅游为主线,带动三产良性互动与深度融合,持续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村庄。

抓特色守护故居,继赓续金翼文脉。新农村建设试验田在“金翼”黄村。2015年,时任宁德市委书记的廖小军强调,林耀华先生的学术思想是“闽东之光”最耀眼的组成部分,要对故居进行保护修缮,努力将金翼村打造成为我国民族学、人类学的研究基地。为更好地接续林耀华先生的学术思想,将其延申到新农村的建设中,金翼村党支部坚持走好文化保护、文明培育、环境改造三部曲,在提升农村群众精神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做好金翼文化、金翼家风的传承与推广。
修旧如旧,传续金翼文化。金翼村党支部修缮林耀华故居、增设林耀华生平事迹展、学术研究展,农耕用具展、古田民俗展,配套建有金翼公园、金翼客栈、竹林栈道等设施,最大限度地还原了《金翼》中描述的民俗生活场景,体现金翼文化的魅力。同时,筹资修复一明一清两座古民居,建设乡愁艺术馆,陈列“记住八闽”系列国画作品300多件,以此提升金翼村的文化内涵。为进一步增强林耀华文化的社会影响力,金翼村党支部以传统文化遗产林耀华故居为基础,挖掘保护林耀华学术文化思想,成立古田县林耀华研究会,创办《金翼之家》专刊,通过举办“金翼读书会”、“金翼论坛”、拍摄《探访·金翼之家》系列文化节目等形式向社会各界传播“金翼文化”。
文以载道,大而化之。金翼村不断抓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对村文化广场等基础文化设施进行改造提升,打造成集休闲娱乐学习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场所。利用金翼学堂、农村书屋、金翼书吧、国学大课堂等文化场所,以知识讲座、评议交流等形式开展文明礼仪、公民思想道德规范等宣传教育活动。在新时代文明风尚实践的路上,金翼村创新活动载体,推动乡风文明活动落入乡村田野中,飞进寻常百姓家。

谈农业农商协作,筑根基产业发展。“农,天下之大业也”。尊崇耕读传家的金翼之家,十分重视农业生产。在《金翼》一书中,林耀华先生更是以完整的一章详细介绍了农业生产过程,体现了土地、农业在金翼农民心中的份量。近年来,金翼村党支部把“种子”埋进土里,立足资源优势,守正创新,提出支部领办合作社的发展模式,将四下基层与农业种植联系起来,开发乡村旅游休闲农业。
打造“四下基层+农业”。2021年初,金翼村党支部牵头流转村内闲置土地400亩,种植四季豆、火龙果等特色农作物,打造全县“四下基层”标杆基地,建设了一个以田野调查、农事劳作、田园体验、火龙果苗培育为特色的研学劳动实践新阵地。该基地由农业大棚区、粮蔬轮作区、水果间作区、治荒稳粮示范区四大板块构成,土地流转出租能为农户创造38万元的年收益,基地务工能为贫困人员带来2000元以上的月收入。四下基层点的打造,不仅充分利用土地资源规模化种植金翼特色农作物,还为当地创造营收、提供就业,成了为金翼群众办实事、谋实利的亮点项目。
发展生态农旅经济。2021年初,金翼村党支部投资190万元,建设占地面积10亩的农业体验区。通过发展四季豆、丝瓜、葡萄、西红柿等采摘游,丰富生态农业体验;同时,种植玫瑰园,推出自主DIY玫瑰精油、玫瑰香皂等产品,打造独具一格的金翼田园综合体项目,促进村民增产增收。截至目前,金翼田园综合体已接待大中小学生2000余人,相较于之前的分散种植,集中经营的农业体验区可以为农民创收人均2万元以上。

说发展以文兴村,助创新三产融合。《金翼》一书中,借助黄东两家的兴衰成败暗喻着面对新的社会经济形式,中国民间传统文化与经济只有调整、求变,才能博得发展。金翼村党支部以黄东两家的故事为范例,找准自身定位,在产业多元化的大背景前提下,以金翼民俗文化研学旅游的主线,全面推进金翼文化带建设,辐射带动农业发展、企业入驻,以点带面,构建“农文旅”融合发展新布局,打造乡村振兴“特色样板”。
文旅一体,铸就研学产业发动机。金翼村党支部依托林耀华文化、古色乡风、绿色生态三种资源,大力发展农文旅融合经济。2020年开始,主动对接各级政府、党校、高校、企事业单位,积极承接开展文化研学和“四下基层”实践项目。当前,设有四进大讲堂、国学大讲堂、田野课堂等理论授课点及田园综合体劳动实践点,创建《人类学社会学调研》、《乡村振兴》、《青年成长与乡村振兴》等22门特色课程,并邀请农林大学老师邱建生、厦大老师宋雷鸣、乡村振兴指导员、县委党校老师等20多名客座讲师到村授课。截至2021年7月,共举办近百场活动,接待人数约2万人次,每年带动各项营业收入45万元。
寻古游今,凤亭长廊如画。金翼村沿袭闽东乡村传统特色,以民俗体验、艺术赏析、田园风光、农事采摘、休闲度假等为重点推荐内容,推出“凤亭故里,乡愁画廊——品民俗、赏油画、尝特产”之旅。主要景点为“金翼之家”一个主馆,农耕文化馆、乡愁艺术馆、民俗体验馆三个文化馆,附加金翼私厨、购物中心、书斋、茶吧、唱吧等休闲娱乐场所,用以承接游客和旅游团体的食住行游需求,让游客既能寻古探今,徜徉闽东传统古村落中;又能在乡村民宿中度假小憩,偷得浮生半日闲;更能在文化馆所中研读金翼文化,汲取南方人文智慧。

从“贫困山村”到“美丽示范村”,金翼村的振兴缘起于一粒学术的种子,在播种耕耘后迎来了春华秋实。未来,金翼村将持续讲好“金翼故事”,做好文化传播。以“全域旅游、全业旅游、全域景区”理念推动整体成势,多措并举,坚定地走好这条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联动推进乡村振兴的“农文旅”融合发展新道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