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福建漳平:“党建+”下好致富“一盘棋”
来源: | 作者:中国乡村振兴 | 发布时间: 2023-06-20 | 228 次浏览 | 分享到:

近年来,福建省漳平市扎实推进强农惠农政策落实,以党建引领带动农业特色产业和文旅品牌塑造,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布局,打造优势文旅特色产业,夯实“三农”压舱石,一幅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的画卷正徐徐展开。 


图片

党建+农户,探索乡村振兴新路子

漳平市芦芝镇地处戴云山南麓与博平岭北麓交接处,漳平市区东南部,九龙江北溪先横后纵穿越其境,地理优越,生态优良。 

圆潭村村民吴春林靠山吃山,2018年成立专业养殖场,养殖河田鸡、珍珠鸡、黑土鸡等特色品种,近几年不断扩大养殖规模,目前建有12个大棚鸡舍

吴春林从农民到农场主的成功转型,得益于当地“党建+农户”的政策。通过挂钩党员吴春煌的宣传介绍,吴春林夫妇2018年参加市农业局举办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讲座,2021年参加龙岩市农业农村局主办、龙岩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承办的“2021年龙岩市家庭农场主培训班”学习。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夫妻俩学以致用,严格控制农场的用药、病死无害化处理,做好质量安全追溯管理信息系统的电子生产档案,赋码准出记录,2022年获评省级示范家庭农场。 


“党建+农户只是打造乡村旅游品牌的举措之一,我们镇沿江打造休闲旅游度假综合体,探索实施跨村联建,以圆潭村为中心村,将沿九龙江分布的芦芝村、东坑口村、华寮村、涵梅村4个建制村抱团发展,组建‘芦芝镇十里水乡党总支’,坚持党建引领乡村振兴。”芦芝镇党委书记郑长贵表示。为推动联建项目落地落实,该镇还建立“联村党总支+各村党支部+其他经济组织、社会组织”联席会议制度,根据项目清单内容,定期会商解决实际问题,采取“提议、会商、领办、联动”,让项目顺利落地实施。 

以圆潭村为例,该村2017底摘掉贫困村帽子,依靠发展林下仿野生灵芝种植,实现村集体经济发展和群众收入双提升。2022年8月获评龙岩市级“一村一品”专业村。


党建+农业,培育特色农产创牌子

漳平盛产野山茶油。油茶树是世界四大木本油料之一,其茶油色清味香,营养丰富,耐贮藏,是天然食用油,有“东方橄榄油”和“中华油王子”美誉。 

图片

漳平市大深生态农业的农场里,油茶连山成片,面积达2800亩。“我们主打生态绿色牌,通过与挂钩农业科技特派员配合,施用有机生物肥、酵素肥,努力发展天然无公害产品。”农场主陈美香夫妇建农场成立合作社,吸纳农户131户务工,带动农户增收。


在漳平,水仙茶香飘十里,名气在外。南洋镇片区生态茶园建设项目是漳平市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的重点项目之一,计划投入1720万元,实施“一心一环一线”高标准生态茶园建设项目,对北寮、梧溪等村庄,开展高标准生态茶园提升及沿线茶园绿化美化、茶园微景观设计、土壤健康提升等。 

今年4月份,漳平市现代农业产业园入选2022年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名单。产业园以乌龙茶、盆栽花卉为主导产业,涉及南洋、永福、双洋、官田4个乡镇52个行政村,一座产业特色鲜明、要素高度聚集、设施装备先进、生产方式绿色、一二三产融合、辐射带动有力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即将建成。 


党建+文旅,拓展产业价值高颜值

闽山闽水物华新,春暖花开游龙岩。初春的闽西大地,一派勃勃生机。2月10日,“清新福建花开永福”2023福建樱花文化旅游节暨漳平市第十二届樱花文化旅游节在龙岩漳平市永福镇开幕。各地游客走进漳平,走进“大陆阿里山”,体验一场“爽眼、爽心、爽肺”的浪漫之旅,共享一场独具高山文化的芬芳之旅。 

作为本次活动的举办地,永福镇建成两岸最大的高山乌龙茶生产基地,5.5万亩高山茶园种植着10余万株樱花,天空之境、樱花小火车等项目成为网红打卡项目之一。  

漳平是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近年来,漳平市文体旅局打造“党建+文旅”模式,不断激发内生发展动力,打开党建助推旅游发展新局面。当地立足资源禀赋,优化文化旅游发展格局,先后创建“中国最美樱花胜地”、中国农民漆画创研产业基地、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奇和洞古人类遗址,挖掘明朝航海家王景弘文化,“漳平水仙茶制作技艺”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图片

非遗传承人吴玉环在创作农民漆画

坚持“党建引领、党群融合、共建共享、服务发展”的工作主线,支部党员们积极探索旅游党建发展新模式,注重发挥党支部与党员作用,突出问题导向,实施“一乡一品”战略,推动永福镇获选“全域生态旅游小镇”,新桥镇获选“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截至目前,漳平市拥有国家4A级景区1个(九鹏溪景区),3A级景区3个(象湖红色革命旧址群景区、大陆阿里山景区、水乡茶汇景区),乡村旅游村19个。随着“乡村旅游+”的实施,乡村旅游与农业观光、休闲体验、红色资源深度融合,增强了乡村发展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