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安溪经兜村:产业兴、乡风旺,经兜村绘就乡村振兴“满园春色”
来源: | 作者:安溪县乡村振兴促进会 | 发布时间: 2023-06-26 | 957 次浏览 | 分享到:

安溪县城厢镇经兜村是革命老区村,位于安溪县政府驻地东南7公里处,总面积约1.5平方公里,下辖4个自然村,全村3600余人。在经兜村的北边,有三座高耸的山峰,经兜溪和洋当溪蜿蜒穿过层峦叠嶂,绵延淌过农田屋舍,一同汇入晋江西溪。相传宋代理学家朱熹曾游学至此,有感“三山两水”的奇特地形,写下了“三山齐出包内外,两水交流汇归中”的赞美诗词。

近年来,经兜村根据安溪县委、县政府和城厢镇党委政府的工作部署和要求,多维施策、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充分发挥城郊型农村、高速路口近旁等地理优势,坚持把生态保护和产业发展、村庄建设相结合,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以“特色产业”推动“产业振兴”,以“乡风文明”助力“乡村振兴”,经兜村各项发展按下“快捷键”,勾画出乡村振兴的“满园春色”。


图片

经兜村村景


图片

经兜村香帽寨


特色产业,撑起群众“致富伞”

曾有人形容压缩机产业为安溪的“第二张名片”。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经兜村是远近闻名的“打铁村”,千余名爱拼敢赢的乡贤历经“打铁—维修—制造—品牌—研发—智造”等多个阶段打拼,在全国各地创办了空压机、机器人、智能制造等企业百余家,其中空压机产业更是占据了国内市场的巨大份额。

2021年,为了吸引在外乡贤回乡创业,以“回创能人”唤醒乡村发展潜能、激发“归雁经济”内生动力经兜村多措并举,设立了村企共建的“中国空压机创新创业孵化基地”,签约成立了集生产经营、研发创新为一体的空气动力智能装备产业园,举办了“压缩机产业助力乡村振兴”系列活动,通过总部经济的方式,带动乡贤回家、人才回巢、资金回流,让空压机产业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促进农民稳定增收,壮大村集体经济。


图片

经兜村“四合一”停车场


在新时代乡村振兴的背景下,乡贤走上了乡村建设的历史舞台,他们是愿意为经兜村发展出钱出力、出谋划策的社会贤达,他们的参与是经兜村乡村振兴战略顺利推进的重要保障。目前,拟引进经兜村在外乡贤企业(如优耐特斯、瑞松科技、航天思尔特、斯可络、申行健等)回乡“二次创业”,规划建设压缩机生产线35条,主要生产空气压缩机、机器人智能制造及配套设备产品,建成后可具备年产空气压缩机(及空气压缩机配套设备)35000台(套)的生产能力,产能约10亿元。

生态休闲观光农业则是村民安家致富的新路子。经兜村启动“渊兜水乡”“后深花海”项目,每年吸引游客20万人左右,为村集体经济年创收8万元以上。在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方面,改变以往的捐资形式,通过土地流转、村企共建的方式,在村里建设香帽寨、御果源、爱耕观光农场等家庭生态农场,形成“可览、可游、可居、可饮”的综合环境和集“自然—生产—休闲—康乐—文化”为一体的现代休闲文化农业综合体,经营性收入350万元,带动农户月增收3000元,实现了农业和服务业产业融合发展。


图片

渊兜水乡


图片

后深花海


民营经济作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的精锐部队,对拓展投资新渠道、增加农民收入、培育集体经济具有重要意义。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必须充分发挥民营企业的作用。经兜村以党建为抓手,进一步搭建平台,引导更多民营企业从各个层面多个领域深度参与到乡村振兴中,为乡村振兴持续注入充沛的动力。如,联动五条人糖水铺公司,引进五条人糖水铺,新式糖水首次入驻新农村,助力乡村振兴,同时50%的占有股份,壮大村集体经济。为周边农户和部分贫困户提供就业机会,提高家庭收入,生产的农产品由该企业进行回购,加工成为具有家乡味道的伴手礼,让乡村“骨头上长肉”,提升自我造血功能。


图片

爱耕观光农场


2021年经兜村村财收入46万元,人均收入达3.9万元,远高出全镇人均收入。通过做优特色产业,经兜村书写了乡村振兴新答卷。


淳朴乡风,绽放家园“文明花”

“‘乡村记忆工程’是‘记得住乡愁’、‘留得乡情’的载体工程。”经兜村是革命老区村,彭德清、张克辉等老一辈革命家曾在这里生活和战斗过。为了推动乡村记忆工程向深向实,村里计划筹建村史馆,让更多人铭记这段历史。得知这一消息,渊兜老党员服务站负责人孙火龙自告奋勇,担任这个项目的责任人。同时,他还从渊兜片的7个角落里各挑选出1-2名的代表,组建起收集“乡村记忆”材料的小组。为确保“乡村记忆”工作按时按质完成,孙火龙与小组成员牵头拟定了一份详细的计划,明确了每阶段的任务和具体负责人,并固定每周召开一次集中会议,汇报工作进度与存在困难。老党员、老同志通过走访、录音、记录、表格式填报、集中归类等方式,收集、整理本村的历史。同时,老党员们也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所见所闻,通过口述档案的形式来更直观地演绎本村历史和人文风情。村两委发动乡贤筹资建设全省首个室外党建文化主题公园,公园占地面积约60亩的园子里,错落有致地分布着宣誓广场、百年穿越步道、红色书屋、党性教育廊亭等主题景观节点,成为景色怡人的纪念区。


图片

党性教育廊亭


图片

宣誓广场


图片

百年穿越步道


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保障;文明乡风,移风易俗是关键。经兜村通过多举措深化移风易俗,涵养文明新风:早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末,经兜村孙启民等老党员就带头倡导“女孩也能上族谱”“改添丁宴为子女成才宴”,开文明新风之先,此举得到了国家卫计委的推广,当年的全国推进会就在孙氏祖祠召开。此外,经兜村党支部与渊兜老党员服务站牵头于2009年成立“草根”慈善会(狮渊慈善会),目前筹集资金近4000万元。所筹集善款用于扶贫、助残、助学、助医、助孤、助老、乡村道路改造、各小宗祠寺庙复建、环境绿化、美化等公益慈善事业,得到群众的点赞。

 

经兜村还探索出了一条文化养老赋能乡村振兴之路。依托老党员服务站、银发人才之家、老党员工作室,充分发挥退休干部、老党员“威望高、影响广、很服众”的优势,组织20多名老党员、老同志齐发力,做好矛盾纠纷化解、移风易俗、人居环境整治等工作。如,老党员参与村级开展污水治理、垃圾治理、农房整治、河道整治、道路拓宽、移风易俗等多项民心工程,不断增强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一致点赞。同时依托渊兜老党员服务站,开展老年人喜欢的中医保健、健身气功、柔力球、木兰扇、音乐等活动,参加人数达到400多人次。拓展文化养老内涵,让农村的“银发族”享有更多的成就感和幸福感,这是经兜村振兴路上不可或缺的一项民心工程。


图片

经兜村全村夜景灯工程


风劲帆满海天阔,赶潮踏浪铸华篇。乘着乡村振兴的东风,与时俱进的经兜人,不忘初心,锐意进取,努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顺利实施,朝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努力奋斗,共同建设环境好、产业优、乡风正、百姓富的美丽经兜,描绘乡村振兴的经兜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