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漳州] 漳州市乡村振兴促进会深入调研产业项目 助推乡村产业振兴
来源: | 作者:漳州市乡村振兴促进会 | 发布时间: 2023-07-06 | 2150 次浏览 | 分享到:

6月20日、21日、28日,漳州市乡村振兴促进会会长吴景辉,市乡村振兴促进会常务副会长沈清芬,市乡村振兴促进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张泽成,市乡村振兴促进会副会长庄漫水,事务部负责人赖诗晔等一行赴云霄县、漳浦县、华安县开展乡村振兴专题调研,实地考察了云霄县下河乡上河村杨桃、青枣和蓄水塘灌溉项目、火田镇高田村“火田菠萝”种植基地,漳浦县赤土乡溪东村余甘产业园、白鹭森林公园科普教育基地、大南坂下楼村红色廉政教育基地,华安县湖林乡岛濑村酸竹产业基地、仙都镇大地村朱顶红花卉和百香果产业项目、新圩镇日进茶叶有限公司智慧有机茶园项目。

6月20日上午,漳州市乡村振兴促进会吴景辉会长一行来到云霄县下河乡上河村,实地察看了人居环境整治、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随后召开座谈会。会上调研组一行与县促进会、下河乡党委书记张景辉、上河村支部书记及部分村干部,围绕扩大优质杨桃和青枣种植规模,打造品牌提质增效等方面进行交流探讨,村干部介绍杨桃亩净收益约2.5万元、青枣亩净收益约3万元,与会人员肯定了上河村精准发力,扎实推进乡村振兴各项工作落地见效,并就着力推进扩大产业规模发展提出意见和建议。


图片

▲云霄县下河乡上河村开座谈会


图片

▲参观云霄县下河乡上河村人居环境整治


下午,调研组一行来到火田镇高田村。实地察看了凤竹自然村菠萝产业基地,听取种植户李顺枝有关菠萝栽培技术、管理、采摘销售等方面的介绍。通过了解得知:“火田菠萝”获得中国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和福建省‘一村一品’示范村名单;火田菠萝年亩产量约2.6吨,年亩产值约2万多元;因具有独特的土壤和气候环境,高田村凤竹自然村所产的“火田菠萝”,其肉脆、汁多、味香、食后无渣、营养丰富的特色,在本地及周边地区声名远扬。随后,在高田村召开座谈会,会上调研组一行与县促进会、火田镇镇长方春明、村支部书记及部分村干部,围绕发展“火田菠萝”产业项目为主题,进行交流研讨,与会人员各抒己见,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最后,吴景辉会长提出三点要求:一要发挥独特区位优势,大力发展“火田菠萝”产业;二要加强农民技术培训,提高果园管理水平;三要做好地理标志商标保护,禁止“火田菠萝”品种外流。


图片

▲参观云霄县火田镇高田菠萝产业基地


图片

▲察看高田村菠萝基地


图片

▲高田村开座谈会


图片

▲高田村开座谈会


6月21日上午,漳州市乡村振兴促进会吴景辉会长一行来到漳浦县调研,县委书记陈爱棋与调研组一行会面并介绍漳浦县乡村振兴有关工作。在副县长陈志元、赤土乡党委书记林海坤的陪同下,调研组一行先后来到赤土乡溪东村余甘产业园和白鹭森林公园科普教育基地,深入了解乡村振兴项目建设和产业发展情况。


图片

▲考察漳浦县赤土乡溪东村余甘产业基地


图片


调研组一行实地察看了溪东村余甘产业基地,听取该村支部书记的情况介绍,详细了解和询问该村种植余甘的发展历程。调研组肯定了溪东村坚持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果品优质、产量高、价格好为标准的追求,对先后引育甜饼甘(水果甘)、玻璃甘、蓝带甘、粉甘、柴甘等适宜发展的10余个高优品种表示肯定。通过农业科技培训,推广优种、优育和种植新技术的应用,提升科学种植水平;溪东村集中连片发展形成规模种植八千余亩,年产量达2400万斤,年产值突破1亿元,成为当地村民的“摇钱树”。不仅如此,溪东村积极探索产学研融合发展,现与中国农业大学、漳州科技学院等高校合作建立研发、实训基地,与康之味食品有限公司、天福集团、同溢堂等食药企业合作开发余甘休闲食品、保健产品,持续延展余甘产业附加值等工作取得的成效,给予充分肯定,希望他们发挥省级“一村一品”(余甘)专业村、“福建省乡村振兴试点村”、“省级农业科技示范村”和溪东资源禀赋、产业条件、区位环境等方面的优势。加快科学谋划,把余甘产业做大做强,助力乡村产业振兴。


图片

▲察看溪东村余甘挂果情况


随后,调研组一行来到白鹭森林公园科普教育基地、实地察看了基地的整体布局,听取情况介绍,了解该基地相关情况。


图片

▲参观白鹭森林公园科普教育基地


下午,调研组一行在副县长陈志元、大南坂镇镇长柯志伟的陪同下,先到大南坂下楼村“两帝师”廉政教育基地,参观了蔡新的故居和“两帝师”历史图文、书册、名言石刻、廉匾、廉政专题展室和家训家规讲堂,听取了讲解员对“一门两帝师”蔡世远和蔡新叔侄一生忠孝、清廉正直、谦谨为官、勤勉从政的生平事迹介绍。而后,调研组一行来到下楼村清泉岩参观中国工农红军闽南独立第三团重整武装旧址陈列馆,聆听讲解员讲解波澜壮阔的红色光辉历史,深切感受革命先驱在峥嵘岁月中的奋斗精神。最后,调研组强调,要用活廉洁和红色两张漳浦文化名牌,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品质提升,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让发展成果惠及广大农民。


图片

▲参观蔡新故居和廉政教育基地


图片

▲参观中国工农红军闽南独立第三团重整武装旧址陈列馆


28日上午,漳州市乡村振兴促进会沈清芬常务副会长一行来到华安县调研乡村振兴工作。县委副书记何素平与调研组一行会面,并介绍华安县乡村振兴有关工作。调研组在湖林乡乡长卓著的陪同下,来到湖林乡岛濑村,实地察看了酸竹产业基地,听取村支部书记的情况介绍,了解把天然酸竹林改为笋用林,对野生竹林进行开发利用,福建酸竹又称甜笋,其笋质脆嫩,味甘甜,不含涩味,营养丰富,据测定蛋白质含量达3.9%,比一般竹笋蛋白质含量(2.8%)高38%,其中含有17种氨基酸,8种为人体所必需的,福建酸竹含磷量高达113mg/100g,居竹笋之冠,它具有低脂肪、多磷钙、富纤维的特点,具有较高食用与营养价值。


图片

▲华安县湖林乡乡长卓著介绍岛濑村酸竹种植情况


图片

▲岛濑村酸竹基地


图片

▲实地察看岛濑村酸竹种植基地


下午,调研组一行先后来到仙都镇大地村参观朱顶红花卉、百香果示范基地和新圩镇智慧有机茶园示范基地,深入了解乡村振兴项目建设和产业发展情况。调研组来到大地村朱顶红花卉和百香果示范基地,实地察看了种植基地,听取该村支部书记情况介绍,详细了解该村的产业发展情况。



图片

▲参观大地村朱顶红花卉基地



图片

▲大地村百香果产业基地



随后,调研组一行,在新圩镇人大主席郑艺勇、副镇长林丹萍的陪同下,来到漳州市农业产业化市级龙头企业--新圩镇日进茶叶有限公司,实地察看智慧有机茶园示范基地,听取该公司董事长谢杰全的情况介绍,了解该公司在现有二栋制茶厂房(建筑面积6500平方米)和生态茶园面积400亩的产业基础上,计划再投资500万元,建设现代化智慧有机茶园614亩(其中改造原有生态茶园400亩,新开发茶园214亩),其主要建设内容:智能茶园检测系统;智能喷灌系统;茶园太阳能4g高清视频监控系统;示范观光路线等建设项目。项目建成后的效益,年每亩不仅可以增收1000元以上,同时,还可以辐射带动周边农民增收致富。

图片

▲实地察看日进茶叶公司智慧有机茶园整体规划图


图片

▲实地察看日进茶叶公司智慧有机茶园


图片

▲华安县新圩镇


调研组对湖林乡岛濑村酸竹产业、仙都镇大地村朱顶红花卉和百香果项目、新圩镇日进茶叶有限公司智慧有机茶园等方面取得的成效给予肯定,希望他们因地制宜、科学谋划,促进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全力助推产业振兴。

云霄县乡村振兴促进会会长谢绍舟、县乡村振兴促进会副会长沈新颖,漳浦县副县长陈志元、县乡村振兴促进会副会长李开龙、翁永祥、吴立宏、李两姓,华安县乡村振兴促进会会长沈荣藩、县乡村振兴促进会常务副会长蔡清源、县农业农村局局长李文强、县乡村振兴促进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林鸿等参加调研。(庄漫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