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连江同心村:一粒“鲍”谱写乡村振兴“海”旋律
来源: | 作者:连江县安凯乡同心村委会 | 发布时间: 2023-08-02 | 1292 次浏览 | 分享到:

世界鲍鱼看中国,中国鲍鱼看连江。在福州市连江安凯乡同心村,碧海银滩之上,漂浮着一座座“海上牧场”。在“海上牧场”之下,“藏”着村民的“金饭碗”——鲍鱼。

 

“鲍”海搭台唱渔歌。近年来,同心村积极拥抱乡村振兴建设浪潮,紧紧抓住“海上福州”建设、环马祖澳国家级滨海旅游度假区创建等重大机遇,把鲍鱼产业做成了村民的“金饭碗”。同心村全村仅百余人,2021年的鲍鱼年产量达到1700多吨,产值已突破1.7亿元,村财收入85万元,村民人均年收入达5.3万元。这个依山傍海、以海为田的沿海偏僻渔村,摇身一变成了游客争相打卡的“鲍鱼网红第一村”。

 

用一粒鲍鱼撬动一个大产业,同心村走出以海兴村的特色乡村振兴之路,一曲产业兴旺与乡村振兴的动人旋律在这片土地上徐徐展开。


打造全国首创鲍鱼品牌IP

同心村的鲍鱼,能吃更能看。乘着乡村振兴的东风,对标县委创建环马祖澳国家级滨海旅游度假区的工作目标,与印象(连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印象众创空间合作,同心村于2022年成功发布并推广应用全省首个鲍鱼品牌IP——“我要鲍鲍”鲍鱼文旅品牌IP。以“渔旅融合”的工作思路,将“我要鲍鲍”IP元素融入到对村庄进行整体视觉升级改造,通过村庄随处可见的“鲍帅”“鲍美”两款卡通形象,促进鲍鱼文化优势资源转化,同时也加深连江鲍鱼的传播度与行业辨识度。


图片


图片

“我要鲍鲍”。图 | 海连江


如今,粉蓝相间的“我要鲍鲍”IP拟人化形象“鲍帅”和“鲍美”化身同心村的“形象大使”,在观景平台、新绘海堤、主题车站、爱情长堤、网红咖啡屋等地实现了“我要鲍鲍”品牌元素全覆盖,并推出了抱枕、T恤、帽子等鲍鱼文创产品。随处可见的“我要鲍鲍”不仅提升了美丽休闲旅游村的颜值,还不断凝聚人气、聚集财气,使得同心村名气越来越大、人气越来越旺。


图片

网红咖啡屋


村里还配合完善停车场、餐饮店等基础配套,持续打造观景平台打卡点、海上商业综合体等景点,通过鲍鱼VR体验馆等多渠道、多形式地吸引年轻游客。既修饰了“面子”,又壮了“里子”。


资源变资本,数字新经济

立足资源特色,激发“资源-资产-资本”转化,能够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要素基础和新的发展动能。同心村依法实施海域确权,将海域使用权收归集体所有,并发包给养殖户,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同时,以合作社为纽带,将“单打独斗”的分散渔户聚在一起,统一销售产品、统一渔船安全管理、统一品牌打造、统一技术信息服务,降低养殖成本,增加经济收入,形成“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本”的良性循环。


图片

连江鲍鱼。图 | 海连江


图片

同心村“我要鲍鲍”(同心鲍鱼)


针对养殖海域“饱和”的问题,实施“异地养殖”,提升海洋生态承载力,避免海上养殖“过多过滥”。通过三十余年的实践探索,发展形成品种多样化、经营规模化、管理科学化、销路市场化的产业体系,产品远销全国各地。

 

数字引领,为乡村带来无限变量;数字赋能,探出渔村发展新路。围绕数字乡村建设,同心村探索村集体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成立“连江同心渔旅发展有限公司”。依托“乡村振兴智慧平台”,突出数字赋能,将同心村的文化旅游、特产销售等产业数字化。实现自动电子导游,推动数字+养殖、数字+旅游、数字+电商、数字+金融、数字+媒体等产业发展,以产业融合发展打造致富“聚宝盆”,全力推进乡村振兴,力求打造连江鲍鱼网红第一村、福建省一流文旅网红村。


图片


绘就共建共治共享“同心圆”

齐心抓共建。同心村原名“同成村”,分为里澳和外澳两个自然村,常有纠纷,后经调解,村民和谐相处。第一任村支部书记将村名改为“同心村”,寓意“众人同心,其利断金”。20世纪80年代末,同心村后才里海域引进全乡“第一粒”鲍鱼苗,多年来同心村大力发扬“同心”精神,凝心聚力共同建设美丽家园,把所辖后才里海域打造为“海上牧场”,被评为国家级鲍鱼健康养殖标准化示范区,成为连江县荣膺“中国鲍鱼之乡”的重要支撑,将共建共治共享的“同心圆”越画越大。


图片

同心鲍广场。图 | 连江县委宣传部


齐心抓共治。以党支部、村委会为轴心,按照“分片包户包人”制度,实行海上、陆域分类网格治理,共划分海上4个小网格,每个网格覆盖80余人、划分陆域6个小网格,每个网格覆盖50余人,广泛发动群众、社会组织、社工队伍参与,“齐心”服务基层网格治理工作,促进信息互联互通,“齐心”服务基层网格治理工作,促进“无疫村”“无疫海区”和综治平安创建,连续多年被评为“平安村”。


图片

“五心”聚人心,“同心”促振兴。图 | 福州新闻网


齐心抓共享。为及时解决外来务工人员的生产生活问题,设立了“同心圆幸福之家”,按照“一人一档”将外来人口纳入管理,积极开展生产技术扶持、入户慰问关怀等多种形式的救助服务,协调解决外来人员子女就学难等问题,打造有温度的“第二故乡”。联合安海联合派出所成立海上综治中心,广泛为渔民提供法律支援,致力于把群众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


行而不辍,未来可期。下一步,同心村将突出数字赋能、“渔旅融合”新模式,打造规模化、数字化、品牌化的鲍鱼全产业链,以三产融合发展,为创建国家级滨海旅游度假区注入新动力,推动乡村振兴、农民富裕。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