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玉宝村:岩南漳革命根据地,闽西南三年游击战争的坚强堡垒
来源: | 作者:龙岩市新罗区岩山镇玉宝村 | 发布时间: 2023-09-20 | 397 次浏览 | 分享到:

新罗区岩山镇玉宝村是省定的革命基点村,是红八团休整地和(龙)岩南(靖)漳(平)根据地重要组成部分。邓子恢、魏金水、伍洪祥、邱金声等老一辈革命家在这里战斗过,全村有80%的青壮年参加了红军游击队,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作出了重大牺牲和贡献。

1929年6月,玉宝村成立村苏维埃政府,陈秋河任主席,隶属(龙)岩永(福)区苏维埃政府。玉宝村人董昌柏任岩永区苏维埃政府主席,玉宝村人董光义任岩永区苏维埃政府副主席。1929年,这里开始成立岩永区赤卫队,玉宝村人董金海任岩山乡赤卫队队长。

1929年,朱德率红四军二、三纵队出击闽中。8月底,回师途中,在溪南、漳平、永福打了胜仗。9月上旬,部队从永福途经玉宝重返龙岩小池,朱德军长在玉宝红厝书院休息。红四军出击闽中,打开了岩东的革命局面,为以后的革命斗争打下基础。

红厝书院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长征。留在闽西、龙岩的红军及游击队转入了艰苦卓绝的游击战争。在张鼎丞、邓子恢、谭震林等组成的闽西南军政委员会的领导下,为了适应龙岩、漳平、南靖三县边区开展游击战争的需要,成立了岩南漳军政委员会。

红八团领导人

红八团领导人住过的吉星堂

1935年2月上旬,敌八十师出动一个旅兵力,在飞机配合下分三路进攻红八团。红八团主力埋伏在杨梅坪村铁鸡岭,利用有利地形截击敌较薄弱的一路,另以龙岩游击队在敌人主攻方向牵制敌人,玉宝村群众积极支前,这次战斗歼灭敌军200多人。

铁鸡岭战斗(绘画)

1935年5月,红八团直奔红坊,一举全歼南阳坝民团。国民党军第八十三师企图消灭红八团,红军游击队边打边撤。地方党组织发动群众抬运救护伤员,送饭送水,支援红八团等撤出战斗,迅速转移到漳龙公路线以东的玉宝村,进行休整。玉宝村群众腾房腾舍,送饭送水,全力支援。

群众欢迎红军场景画

红八团休整驻地——种德堂

1935年6月,在邓子恢的组织领导下,在永福召开了岩南漳边区党代会,成立中共岩南漳县委,魏金水任书记。县委成立后曾发展六个区委。1935年秋,成立岩南漳县军政委员会,选举魏金水为主席,陈朝攀为副主席,领导岩南漳县全体武装及广大群众,在岩南漳发展游击战争,创建根据地。

岩南漳军政委员会领导人

岩南漳军政委员会发布的告群众书

1936年6月,邓子恢深入岩南漳,指导分田斗争,并在玉宝、郎车、四旺、小村等地指导分粮、分田运动。

分田分地(绘画)

1936年8月中旬,国民党军第三师窜驻永福,对岩南漳实行新的“清剿”,移民并村,烧杀抢掠。形势急骤恶化,根据地工作受到严重损失。玉宝等基点村大量房屋被烧毁,稻子被抢割,干部群众被捕杀。岩南漳游击队经常活动于玉宝、龙车、经扬、火德坑、小丁坑一带,晚上隐藏在玉宝村的崂邦屎山头上,在崂邦屎山头上搭一座竹棚作为指挥部。

被国民党军烧毁的福庆楼

玉宝村烈士英名录

在长达三年之久的顽强苦斗中,岩南漳游击区作为闽西南三年游击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赢得了“红旗不倒”的光荣赞誉。

福建省政协原主席伍洪祥回忆:“例如龙岩县的……玉宝等。还有很多,不能一一都说。无论敌人怎样摧残杀戳,遭到怎样严重的艰难困苦,众多的基点村都是坚不可摧的革命堡垒。”

玉宝村荣华堂

岩南漳革命根据地历史陈列展

展室中厅

展厅

展厅

玉宝古树公园



每年3月,玉宝桃花盛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