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南平屯上村:特色产业全链唤“活”,屯上村大展宏“兔”正当时
来源: | 作者:邵武市下沙镇屯上村民委员会、 中国福建三农网 | 发布时间: 2023-10-26 | 151 次浏览 | 分享到:

产业园里建设正酣、智能大棚里瓜果飘香、新村小院里炊烟袅袅……如今,走进下沙镇屯上村,一幅村美民富产业兴的乡村振兴画卷正徐徐展开。


屯上村位于南平邵武市东部,富屯溪中游,东面与武夷山市武夷山风景区相邻。下辖9个村民小组,全村拥有耕地面积2540亩,山林面积1.42万亩。乘着乡村振兴的“东风”,屯上村建设成了“发展有后劲、人人有事干、生活有乐趣”的“三有村”。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关键。盘点屯上村近年来村财表现,可谓持续向好、节节攀升。2022年,屯上村财收入已超过100万元。


乡村振兴大道上的持续动能从何而来?屯上村通过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创新以强带弱模式、积极与企“联姻”,聚力让“二产”优起来,打造形成“一园多业”的乡村振兴产业集群,因村制宜走出一条“农业主导,工业为辅,多元协调”的产业发展路径,拉伸富民产业链。


图片

“兔子小镇”。图 | 邵武市下沙镇


龙头带动,扶持做强康大兔业

农业企业是乡村产业振兴的生力军,在乡村产业振兴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2017年,屯上村引进福建康大兔业发展有限公司,流转土地85亩,采用最先进标准化兔笼,自动环境控制、自动供水、自动喂料、自动清粪等设备设施。组建肉兔良种繁育合作基地和人工授精技术科研推广中心,打造东南地区标准化高效养兔示范地基。同时,全力打造“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产业联合模式,不断完善“养殖、加工、流通、销售”的全产业链布局。


图片

福建康森生态养殖公司养殖车间。图 | 刘可升


截至2022年,公司项目目前已建成投产3栋祖代兔舍,10栋父母代兔舍,13栋商品代兔舍,存栏肉兔19万只,年出栏肉兔100余万只,年销售额6000余万元。自项目建成以来,每年带动村财增收4.8万元,共带动36户农民发展家庭小规模养兔,并提供20余个就业岗位,带动农户每年增收约2万元。


图片

肉兔养殖基地


在此基础上,屯上村积极挖掘农旅融合资源优势。对拓展农业功能进行有效尝试,联合康大兔业建设兔文化长廊、修建现代化肉兔养殖观光通道、主题公园等配套文化设施,提升“一只兔”文化价值和旅游价值,打响邵武康大肉兔品牌。打造草虾主题生态休闲农庄,发展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的复合型高效产业,让农户端起“金饭碗”,吃上“生态饭”。


图片


图片

兔文化长廊


试点推动,多元发展促增收

自被确立为省级乡村振兴试点村以来,屯上村积极推进,用活乡村振兴专项资金,2020年、2021年、2022年分别收到上级拨付乡村振兴专项资金186万元、215.8万元和215万元,花费76万余元修缮老村部,整体转租苏泽环保设备安装制造有限公司生产办公,年收取租金6万元,年产生税收80余万元;花费120万元完成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生产加工项目一期,利用坪家山闲置空地6亩,修建钢构厂房和配套基础设施,整体转租华圆福(福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发展减水剂生产项目,年收取租金7.8万元,年产生税收800万元,年税收分成约50万元。


近年来,屯上村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积极鼓励乡贤流转土地,大力发展特色经济作物,拓宽群众致富路,激活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积极发展以“绿色、生态、高效”为目标的现代农业,联合山河农业有限公司探索“公司+农场+农户”模式,联农带农,共同致富。屯上村交通便利、气候宜人、光照条件充足,山河农业发展公司充分利用这一有利条件,把特色种植业作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抓手,流转土地120亩,建设20栋农产品大棚,打造以鲜食葡萄、草莓种植为主,套种50亩辣椒、毛豆为辅,融观光、休闲为一体的山河生态农业种植基地,预计年产20万斤葡萄、2万斤百香果及1.5万斤辣椒,今年不仅可实现收益80多万元,还有效增加了农户的收入。


图片


图片

山河农业大棚种植基地


屯上村利用乡村振兴专项资金,以入股邵武山河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形式发展集观光采摘一体的现代农业种植基地,约定分红3.6万/年,实现了企业发展、村财增收、村民致富三方共赢。


村村联动,聚沙成塔抱团发展

屯上村创新建立“聚沙成塔”的跨村联建农村党建新模式,以“强村帮弱村”为着力点,破解传统意义中以村为单位的“散沙独斗”不利局面,探索出一条组织互联共建、产业互补共强、社会互助共治的乡村振兴新路子。


屯上村党支部成立生强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公司盘活原邵武市润洲菇业有限公司现有厂房,并与周边村“结对”,形成投资利益共同体,合力打造村级乡村振兴产业园。在每年获得投资额6%的保底分红基础上,联盟村可以围绕产业园分别开展项目招商、资金争取,实现效益最大化,全面激活村级发展动能。目前,全镇累计投资产业园290万元,引进入驻企业6个,年产值达1500万元,预计可增加村财收入30万元以上。


图片

产业园


产业园全面建成后,一方面吸引小微企业入驻,年预计收取场地租金50万元;另一方面补齐当地生姜、葡萄、肉兔等产业仓储保鲜冷链短板,冷链仓储能力达5千吨。各村每年可获得固定分红收入,实现“以强带弱、点对点连线、线对线连片”的目标。通过互帮谋划、互帮项目、互帮资金、互帮开发,抱团做大优势产业,推动乡村发展由“单兵作战”向“抱团发展”的转变。


图片

屯上村葡萄。图 | 邵武组工


图片

屯上村生姜。图 | 邵武组工


同时在产业布局上,以屯上村为试点,实施产业互补、补链配套等产业联动工程,打造集冷藏、冷冻、配送为一体的仓储中心,推动各产业优势互补、分工合作,补齐联盟片区产业仓储保鲜冷链短板,形成“1+1>2”的效果。目前,已带动全镇葡萄、生姜、蔬菜等种植面积增加1000余亩。


村企互动,以民企带村致富

利用区位、交通、土地等优势,屯上村先后引进福建康大兔业发展有限公司、圣鑫物流、苏泽环保设备安装制造有限公司、华圆福(福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鑫茂源果蔬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等10余家民营企业,扎实推进“民企带村”工程,通过资本运作、项目扶持、产业培植、资源开发等多种形式与企业合作,为全村提供就业岗位200余个,村集体增收25万元/年,带火8家菜馆生意。


如今,屯上村已经是当地声名远播的兔子养殖专业村,还被列入省级乡村振兴试点村。下沙镇也正在以屯上村为中心,着力打造“兔子小镇”,以产业拓宽、产业焕新、产业致富带领更多村民以及周边共建村共享发展果实,助力乡村振兴大展宏“兔”。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