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9日-14日,漳州市乡村振兴促进会会长吴景辉、常务副会长沈清芬,常务副会长、秘书长张泽成、副会长庄漫水等一行分别赴漳浦、华安县开展乡村振兴产业项目调研,先后实地考察了漳浦县官浔镇溪坂村花卉苗木产业项目和康庄村粮食种植示范基地、福农驿站、乡村大讲堂,华安县马坑乡下垅村低产竹林产业基地改造项目。漳浦县乡村振兴促进会名誉会长戴全成、常务副会长李开龙,华安县乡村振兴促进会会长沈荣藩、常务副会长蔡清源等参加调研。

▲参观花卉苗木产业种植基地
11月9日上午,漳州市乡村振兴促进会吴景辉会长一行来到漳浦县调研。在官浔镇党委书记戴厝魁的陪同下,调研组一行先后来到官浔镇溪坂村花卉苗木产业园和康庄村粮食种植示范基地,深入了解乡村产业振兴项目建设和产业发展情况,实地察看了溪坂村花卉苗木产业基地,听取了村书记的情况介绍:溪坂村共有3710人,土地总面积16189亩,花木种植面积1万余亩,97%的农户从事种植花木,2022年全村生产总值5.6亿元,村财收入51万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7.6万元,被称为“漳浦第一富村”。

▲ 溪坂村介绍发展历程
在详细了解该村种植花卉苗木的历程和发展情况后,调研组对溪坂村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每年的海峡两岸现代农业博览会·海峡两岸花卉博览会为契机,组织引导村民大力发展花卉苗木产业,通过发展前店后基地的庭院经济、建设花卉苗木产业园,依靠先进的科技,引导农户选好优良品种、适时调整品种,不断提高发展绿化苗木、观叶植物等主导花卉品牌系列的种植技术,开辟花木产业电商销售平台,全力打造“电商+花卉”长1.2公里、宽23米的花木品牌一条街和闻名的花卉苗木集散地等工作所取得的成效,给予充分肯定,希望该村发挥省级乡村振兴试点村、第三批高级版“绿盈乡村”和海峡两岸花卉博览会所在地的区位优势,科学谋划,精心实施,把花木产业做大做强,助力产业振兴,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溪坂村苗木一条街

▲溪坂村乡村大讲堂
随后,调研组一行来到官浔镇康庄村实地察看粮食种植示范基地,听取官浔镇党委书记的情况介绍:康庄村有3000多人,现有粮食产能区面积2000多亩,一直保持着“早、晚稻、马铃薯”一年三熟的种植模式,采取“农业合作社+农户”模式,通过开展统一工厂化育秧、机械化插秧、病虫害防治、测土配方施肥、机械化收割,大力推广优质稻品种和水稻全程机械化栽培技术以及高效低毒农药、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等水稻绿色增产手段,有效促进了农民增产增收。2022年,全村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150元,比2021年增收5%。在详细了解该村水稻种植政策支持、效益、销售加工等情况后,吴景辉会长强调,要牢牢守住粮食安全“底线”,守好耕地保护“红线”,建设高标准农田,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制定科学种田发展计划,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和利益补偿机制,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察看康庄村粮食种植示范基地

▲康庄村粮食种植示范基地

▲下垅村毛竹林产业基地
11月14日上午,漳州市乡村振兴促进会沈清芬常务副会长一行来到华安县调研挂钩产业示范点项目。调研组在马坑乡领导的陪同下,来到下垅村,实地察看了竹林产业基地,听取村支部书记的情况介绍,了解低产毛竹林改造建设项目,项目建成后的效益,每亩年可增收 3600元以上,同时,还可以辐射带动周边农民增收致富。调研组对马坑乡下垅村低产竹林产业改造项目所取得的成效给予肯定,希望他们根据市场需求、科学谋划,助推产业振兴。

▲下垅村毛竹林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