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择一叶成一业,“奇沁茶叶”构筑乡村致富梦
来源: | 作者:漳州市乡村振兴促进会 | 发布时间: 2024-01-04 | 140 次浏览 | 分享到:


平和种茶历史悠久,境内多山,有闽南第一高峰大芹山;多水,五江之源日夜流淌。好山好水出好茶,明嘉靖年间《平和县志》载有“茶出大峰山者良”。


平和县素有“白芽奇兰茶之乡”的美名,而崎岭乡更是白芽奇兰茶主产地,站在芹山之巅,往北侧山下远眺,海拔近千米的大芹山上,有1200亩的白芽奇兰茶披在三座小山之间,茶园四周漫山遍野,尽是樱花树,罗汉松、红豆杉,青山绿水,清新自然,放眼望去,翠绿欲滴的茶树,在细雨中,焕发着别样的生机。


奇沁茶叶有限公司便坐落在大芹山下,2023年该公司被漳州市乡村振兴促进会评选为产业示范点。


图片


图片

▲奇沁茶园


奇沁茶叶公司凭借其茶叶品质,先后荣获省、市、县各级优质奖,包括二等奖、一等奖、金奖、状元以及茶王等三十多个奖项,获得喜人成果。奇沁茶叶公司是如何带领当地村民,引领当地村民发展壮大茶产业的?


图片

▲奇沁获奖照




一、新农人返乡创业,引专家荒山种茶

2012年新农人赖寿松毅然返乡,投身茶叶种植事业。他深入研究茶苗培育、茶叶种植及制作技术,在得到相关部门的批准后,选定大芹山北侧崎岭乡溪头村的三个小山头作为白芽奇兰茶的种植基地。赖寿松积极寻求专家技术支持,邀请土壤和茶叶种植领域的专家亲临现场指导。他的创业精神得到了有关部门领导的高度赞扬。经过三个多月的精心筹备,赖寿松成功勾勒出“以茶兴农”的蓝图,为地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图片

▲奇沁茶园




二、修基建开垦道路,垦茶园喜获丰收

2013年,赖寿松领导一支由30余位村民组成的队伍,毅然决定上山搭建500多平方米的工人宿舍和生活专用房。赖寿松精心指挥四部铲车进行日夜开垦作业,对于坡度较大的山地,他们采用人工开垦的方式,经过几个月的艰苦奋斗,他们成功开垦出多条三米宽的茶园道路,并开垦出几百亩的茶园。在有关部门领导的大力支持下,赖寿松和村民们当年就成功种植了600多亩茶叶。


图片

▲奇沁茶园




三、重视茶叶制作,提品质增效益

奇沁茶叶公司始终坚持品质至上的原则。为提高茶叶的口感和品质,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需求,公司积极学习的制茶工艺和技术,一是派专员赴九峰镇、崎岭乡两大产茶区拜访老茶企师傅,虚心听取传授经验;二是不定期到漳浦天福茶学院学习,悉心学习专家教授课程;三是聘请经验丰富的制茶师入驻茶厂传授技术。经过多年来的努力,奇沁茶叶公司的茶产品品质不断提升,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茶商来公司洽谈购买高山茶叶。


图片


图片


▲奇沁晒茶场



四、提升茶叶包装,拓展销售渠道

几年前,奇沁茶叶公司的茶产品包装相对简陋,茶叶价格与其质量并不匹配。为解决这一问题,奇沁茶叶公司多次组织团队深入安溪县、武夷山等地,实地考察调研茶叶包装及营销策略。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和调整,奇沁茶叶公司成功定制二十二款包装产品,满足客户群体的多样化需求。为进一步扩展白芽奇兰茶的市场,奇沁茶叶公司在县城和漳州市区设立多个直销点,并聘请十多位经验丰富的茶艺师和营业员负责推广销售。同时,奇沁公司不仅注重线下营销,还积极拓展电商销售业务,在漳州市区租赁了一千多平方米的仓储办公场所,作为电商销售的工作平台。


▲漳州市乡村振兴促进会会长吴景辉一行考察制茶厂


五、辛勤耕耘结硕果,助推茶产业振兴

经过11年的不懈努力,奇沁茶叶公司已取得显著成绩。奇沁茶叶公司发展茶叶种植基地1200余亩,年产量高达11万斤,年销售额突破400万元,年度净利润超过120万元。此外,奇沁茶叶公司共有员工39人,直接带动农民和脱贫户65户(其中脱贫户10户),每户年收入增加3万至6万元。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大动力。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