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河南浚县:衔接资金赋能乡村振兴
来源: | 作者:中国乡村振兴 | 发布时间: 2024-04-30 | 228 次浏览 | 分享到:

基础设施逐步完善、生态环境持续向好、特色产业竞相发展、生产生活越发便利……一幅幅“村美、民富、业兴、人和”的和美乡村新画卷正在河南浚县大地徐徐展开。

近年来,浚县认真学习践行浙江“千万工程”经验,始终把推进和美乡村建设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的切入点,围绕脱贫村、“1060”工程村、22条和美乡村示范带等重点村,聚焦产业发展、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等,因地制宜逐步建成集基础设施完善、特色产业兴旺于一体的独具特色的和美乡村。

生态宜居:

擦亮和美乡村“幸福色”

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2023年,浚县把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实施乡村振兴的重点任务,深入学习浙江“千万工程”经验,投入财政衔接资金2198.9万元,实施基础设施项目29个,主要集中用于村内道路与下水道建设。围绕全县26个脱贫村、“1060”工程村、22条精品路线等重点村,大力实施基础设施补短板提升项目。共修建道路247.5千米,涉及17个行政村;修建下水道25.23千米,涉及13个行政村,有效改善村内人居环境及群众生活水平。2024年又投入第一批财政衔接资金1454万元,实施基础设施项目14个,用于改善15个行政村的人居环境,提升群众生产生活水平。

产业兴旺:

奏响和美乡村“奋进曲”

产业强起来,日子才能甜起来。2023年,浚县投入财政衔接资金4615.3万元,实施产业项目29个,主要用于种植、农产品深加工、服装加工等方面;持续运用“323”产业联农带农工作机制,带动村集体和脱贫群众持续增收。

特色种植方面,实施2023年浚县浚州街道蔬菜大棚项目,资金规模300万元,采用“政府+合作社+村集体+脱贫群众(监测对象)”运作模式,项目年收益20万元,新增就业岗位30个以上,人均月工资不低于2100元。合作社免费为周边农户提供蔬菜种植技术指导,并以高于市场价对农户种植蔬菜进行回收,可带动辖区内450户农户增收致富。

特色农产品加工业方面,实施浚县善堂镇石佛铺村花生深加工项目,围绕花生产业资源优势,建立“花生特色产业区+精细加工+线下线上销售”全产业链模式,致力于把“善堂花生”打造成更具影响力的花生品牌。采用“政府+企业+农户”的联农模式,订单种植基地近3000亩,生产的烘炒花生系列产品销往全国多地,同时,解决周边劳动力就业60余人,人均月收入4000多元。

特色服装加工业方面,浚县与河南新亚服装有限公司再次合作,建成4个卫星工厂,采用“政府+企业+卫星工厂+农户”的联农模式,项目新增就业岗位60个以上,人均月工资不低于3000元;为进一步发挥项目效益,在厂区上方增设了光伏配套设施,每年可额外增加收益5万元。生态美起来,环境靓起来,产业兴起来……如今,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在广袤的浚县大地上,一幅幅田园优美、人文醇美、经济富美、生活和美、村容优美、村庄秀美的乡村图景愈发多彩多姿,在这个花开绚烂、万物焕颜的温暖春日里,焕发出勃勃生机和迷人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