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20日,思明区工商联、中国银行厦门市分行、嘉莲街道、梧村街道、思明区侨乡经济促进会等单位联合主办中国银行“增值服务新引擎,助推企业步步赢”银企对接活动,对接会旨在通过工商联搭建金融机构和民营企业之间的沟通平台,加强金融业对民营中小微企业发展的扶持力度,扩大银行业务覆盖面,构建长期稳定的银企关系,进一步帮助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我会会长施奕民、副会长兼秘书长李一鸣偕我会多家会员单位负责人共同参与了此次银企对接交流。

思明区工商联与中国银行厦门市分行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安排,中国银行厦门市分行将在5年内为思明区工商联提供不低于100亿元人民币的意向性融资支持,加强与思明区中小微企业联系,更有效地为思明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会上,还共同发布了《普惠金融助力小微企业发展行动服务方案》,强化重点领域金融支持,通过实施综合授信支持、金融服务保障、援企稳岗纾困、降费让利等一系列政策,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助力区内小微企业不断发展壮大。
《方案》的内容也很丰富:
一、加强网格化服务对接。中国银行厦门市分行充分发挥机构优势,以中国银行厦门开元支行为主力,运用辖内各经营网点金融服务的辐射范围,推动各经营网点与小微企业的充分对接,广泛了解小微企业结算融资需求变化,提供专业金融服务。
二、提供专项信贷规模资源。中国银行厦门市分行提供不低于10亿元的专项信贷规模资源,全力支持思明区工商联会员企业本身及上下游产业链上小微企业的平稳发展,重点支持涉及疫情防控、事关国计民生、保障城市运行和群众生活必需等领域小微企业。
三、优先支持重点保障企业。合理加大流动资金贷款支持力度,同时增加信用贷款和中长期贷款比例;对重点保障企业可适用特殊授信政策,提供便捷预授信,通过优先受理、优先发放,及时、快捷为企业提供资金融通。
四、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给予普惠金融授信企业优惠贷款利率、相应配备低成本贸易融资产品,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小微企业涉及的抵押物评估费、登记费等相关费用一律由中国银行承担;协助企业进行市区各级财政相关贴息、保费补贴等政策申请,进一步降低融资成本。
五、帮助企业纾困解难。根据企业实际情况,针对受疫情影响暂时经营困难企业,不盲目抽贷、断贷、压贷,根据不同情况给予调整还本计划、延长计结息周期、调整授信品种等多种优化方案,对于生产经营临时受困的小微企业,配套提供“中银接力通宝”产品,做好相关无还本续贷操作。
六、提升金融服务效率。搭建银企对接合作平台,对思明区工商联的会员单位开通授信审批绿色通道,对于小微企业信贷需求坚持“优先受理、优先发放”的原则,及时快捷为企业提供资金融通,快速高效顺畅流转,保障资金收付效率。
七、发挥金融科技优势。优化线上服务,运用中国银行企业网银及手机银行、在线结售汇、在线跨境汇款、在线单证、在线保函、中银票e贴、在线供应链融资、中银全球现金管理等在线产品,为小微企业提供全流程、全产品、场景式的智能银行服务体系,服务企业平稳、高效运营。
八、发挥贸易融资传统优势助力外贸企业发展。充分发挥中国银行跨境金融和贸易金融优势,借助优势产品及服务,从资金结算、融资支持、线上服务等多维度保障支持“稳外贸”领域企业,助力企业树立汇率中性意识,为企业提供多种融资支持,满足企业各类进出口服务需求。
九、打造线上融资快速通道。加大数字化转型支撑力度,强化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电子渠道服务管理和保障,依托“中银企E贷”系列线上产品,实现自动审批、随借随还等便利化服务,不断提升小微企业信贷服务效率。小微企业可通过“中银惠如愿”小程序二维码实现快速测额,中国银行客户经理将提供配套支持,提升企业金融服务体验。
十、依托中行全球化、综合化优势,助力企业对接全球资源。进一步打造中行“一体两翼”战略发展格局,助力中小微企业加速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和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开放型经济。作为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战略合作伙伴,持续依托中银全球中小企业跨境撮合服务,提供线上、线下跨境撮合对接,帮助企业“融资、融技、融市、融智”,加速实现经营发展目标。

不仅如此,银企对接会上,中行的金融专家还为民企的众多老板们,现场进行融资政策分享、外汇形势分析和银行产品分享等,并开展了热烈的互动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