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美育乡村,铸就屏南研学基地
来源: | 作者:屏南县乡村振兴促进会 | 发布时间: 2023-05-31 | 1846 次浏览 | 分享到:

福建省宁德市屏南县屏城乡前汾溪村,位于县城南部, 距城关 14 公里,海拔 540 米,肇基于宋初,至今 900 多年,全村 230 户,人口 697 人。村庄依山面水,坐西朝东,首窄腹大尾收,如鲤鱼之形,溪流自北向南绕村前而过。古村巷道三纵八横,建筑保持完整,分布有序,发展脉络清晰,结构多样,文化内涵丰富,2015 年被评为首批省级传统村落。村落优越的地理交通和环境资源,使前汾溪村拥有发展文旅产业得天独厚的优势。村庄推行“农业+文创+旅游”融合的发展规划思路明晰,未来将成为具有浓厚社会美育特色、研学产业优势的艺术村落。


图片


近年来,屏城乡依托古村的村落形态、人文底蕴,积极探索研旅融合发展路径,结合厦地、前汾溪、里汾溪等 3 个“金牌旅游村”创建,持续提升现有文创基地,谋划和打造一批新的研学营地(基地),力争将屏城乡打造成为全县研学旅游集散中心,提供“吃、住、研、学、旅”定制式一条龙服务,助推研学路线辐射全县。前汾溪谷作为屏南县屏城乡独具特色的综合实践基地,不仅交通便利,接待能力强,作为各类团队来屏开展活动的大本营,带领团队在县域内开展 1-15 天的实践活动或研学课程,发挥引擎发动机作用, 带动屏南县全域研学旅游的发展。


2022 年底,前汾溪谷二期工程将开工建设,扩建为可容纳 500 人集中食宿的规模,建成后每年可接待 5-10 万人次开展活动,并依托古村自身优势开发极具地域特色的文旅线路,涵盖社会美育、传统文化技艺、民风民俗、非遗文化、农业产业等寓教于乐、文旅融合的主题,链接屏南县内各个乡镇的特色古村及特色产业,以点带面,形成全县域的文旅产业链体系。


目前,前汾溪谷通过文教产业正在逐步带动地方教育、餐饮、住宿、特产等经济的收益及发展,并积极招收返乡大学生、贫困户、农村富余劳动力实现“家门口就业”。因前汾溪谷的资源带动,为前汾溪村这样产业基础相对薄弱的村庄打下了“农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基础,吸引到外界更多的目光与资源,引来实践探索田野乡建的人才。


图片


受益于屏南县“一人一议、一人一策”引才机制及文创产业、文创人才扶持奖励政策,中国美术学院副教授陈子劲及其团队已深入扎根前汾溪驻村实施文创项目,有力推动文创乡村建设。


自 2018 年“前汾溪谷”基地建设起,前汾溪村每年都有来自中国美术学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社会美育方向的毕业生在当地开展文化挖掘与艺术创作,并尝试探索出一条美育振兴乡村的道路。2019 年底,中国美术学院 20 届毕业生在陈子劲带领下在前汾溪村进行毕业创作,发现村内小学现状不容乐观,学生逐年减少,年级出现断层,部分学生因组不成一个班级被迫转校。于是,20 届毕业生毛华磊与王润家两个外省人决定留在前汾溪村,成立“乡野艺校”。



乡野艺校以田野调研、乡村活化、社区营造、美育研学、 人才培育等为主要工作内容,启动“乡村美育课堂”志愿服务项目,并定下了“1000 个美育计划”,目前已经在前汾溪村开展了 200 多次美育活动,受益人群达上万人次。以在地社区和周边县域的儿童为主要对象,开设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艺术教育课程,在帮助乡村儿童快乐成长的同时,展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活化行动,带动村落社区文明建设。


志愿服务_20221031100324A362.jpg


2022 年初,前汾溪村开始实施传统村落重点改善提升项目,特邀中国美术学院毕业生驻村团队共同参与,为前汾溪村的人居环境整治进行设计和指导。秉持着艺术活化传统村落的设计理念,前汾溪村对古村旧道进行修缮,整理出原有的古路,让沉睡于厚土之下的历史路径,重现在耀眼日晖之下。同时,对房前屋后的违建建筑、杂乱空地和坍塌石墙进行拆除和重建,改变人们以往对村庄脏乱差的不良印象。目前还针对村庄房屋外立面、街巷、古道进行艺术性设计。希望通过行动,在强力推进乡村传统文化保护的同时,避免千村一面的文旅业态,将优秀的艺术作品与村民共享,真正做到把作品留在大地上。


此外,在村两委支持下,乡野艺校实施“节日快乐”项目,通过组织村民共同参与,有效地与移风易俗宣传、乡风民风评议、陈规陋习整治等相结合,促进文化自信、形成文明自觉。“节日快乐”围绕每年的传统节日与假日,进行传统文化挖掘与现代生活相结合的节日再造,大到每年的农历三月三水神节(前汾溪村独有的传统民俗节日),小到冬至立夏等节气,通过举办“前汾溪山水生活艺术季”制造全域的节日景观、核心的艺术现场,使当地的文化得以逐步重建, 并希望通过活动凝聚人心,吸引游客,最终形成独特的“节日村”IP。截止至 2022 年 5 月,“节日快乐”项目已完成 32个节日的活动策划执行,为前汾溪村未来的商业与文旅发展做好铺垫。


图片


新村民们像一颗颗种子,引导村民自发参与建设、复兴传统文化的同时,不断吸引更多的团队、大学生、志愿者投身乡村振兴中。2022 年,福建师范大学传播学院与前汾溪村签订共建实习(实践)基地协议,此前,中国美术学院、福建农林大学、宁德师范学院等院校正式授牌“前汾溪谷”社会实践基地。寒暑假、节假日,随处可见背着画板、提着板凳的艺术生穿梭在前汾溪畔、写生创作。


生态种植_20221031100324A358.jpg


新村民们扎根乡野文化振兴乡村的同时,还协助前汾溪村党支部发展农业产业,尝试从种植优质的水稻和蔬菜瓜果等农产品入手,帮助农民推广农产品,提高经济收益,使徘徊在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农民更愿意根植土地。2022 年初,前汾溪村响应上级号召开展“认领一亩田”行动,积极参与屏南县主推的“我在屏南有亩田”活动,卓有成效地采用“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接单的方式,动员全村种粮户参与粮食种植,并通过微信公众号推广,结合前汾溪村微信公众号、电商平台开展“认筹农田共享收成,前汾溪一亩田虚位待耕” 的社会认筹。在短短两周时间内,得到 20 多家市直机关企事业单位及众多社会团体、个人大力支持,认领农田 160 亩, 不仅带动当地农户种粮积极性、增加村民收入,还将在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的带领下打造前汾溪农业品牌,按照“党建+ 文旅+农业”的振兴思路创新举措、推进工作,与文旅产业有效融合,提升农业附加值,让前汾溪村的乡村振兴之路越走越宽广。